第34章 陳家適齡兒女太多啦(第2/3頁)

姜大人有些訝異,“莫非是陳氏豆羹?”

陳延擡頭,滿眼好奇,他知道姜大人的確去過家裏的攤子,讓他沒想到的是他居然還記得,“就是陳氏豆羹。”

一碗小小的豆羹在這裏的談話中,很莫名的使場上的氣氛更柔和、融洽了。

也許是讀書人都信奉一個眼緣吧。

陳延的面前也多了一杯茶,他輕抿了一口,茶香四溢,茶是好茶,但陳延顯然有些喝不慣。

“你這表情,倒讓我想起——”姜大人隨口說到這裏,突然想到什麽,沒有再往下,而是轉而問陳延,“今年八月院試,你有院試之意?”在一些友好的交流中,他發現陳延好像已經開始準備院試了。

“是。”陳延毫不掩飾,“學生準備參加今年八月的院試。”他不想等了,一等就是三年!

姜修看了他一眼,“你現在已經是縣案首、府試案首,若院試能再拿一個案首,便是江南府的小三元了。以你現在的水準,過院試不難,但案首——”

院試是他與知府一起做主考,知府是正統江南學子,喜好十分明顯,以陳延這作辭章的水平在知府面前,是絕無案首可能的。

“學生知道。”陳延知道,但案首之名對於陳延來說不過是錦上添花,有很美,沒有就沒有。反正他只想要院試通過,最好能是前十,這樣可以成為廩生,如果不是前十,那十一和倒數第一對他來說區別不大,反正都是自己的水平考出來的。

“不惋惜?”

“無甚惋惜。”陳延搖頭,“若是掌中之物不小心落地碎了,還會惋惜,但院試並非學生掌中之物,何來惋惜之說。”即使才高八鬥,考試前也不敢百分之百說自己一定是案首吧。

他居然從這個少年學子的眼裏看到了灑脫。

姜修欣賞這種灑脫,又與陳延說了幾句,直到有小廝進來通傳,在他耳畔說了幾句,姜修才起身,從書架上抽出了幾本書,放到了陳延面前。

姜修:“寫辭章也並非天下難事,要做到頂尖需要天賦,但得中上也有個中竅門,這幾本書贈你了。”

長者賜不可辭,當然,陳延也拒絕不了就是了,因為姜大人這事似乎有點急,很快就出門了,陳延只能抱著書跟著他一起出了書房。

姜大人在出門之前看見了在外等候的呂思然,走向前和他說了幾句話,呂思然就帶著陳延,跟著一個小廝出了姜府。

回去的路上他看著陳延手裏的書,心裏掀起了驚濤駭浪。

這不是什麽名本孤本,但姜大人把這幾本書送給陳延,說明他心中對這個義弟十分滿意、欣賞,才會這麽大方的送出了自己的手抄本。

陳延在知道這是提學大人的手抄本後,眼睛裏也露出了驚詫。

“康弟,今年的院試,你必中,他日兄長等著在鴻坤樓為你擺宴了。”鴻坤樓是府城裏档次比較高的一家酒樓,因為有許多新榜秀才在那裏宴請親朋,也被戲稱為秀才樓。

說要在秀才樓辦酒,無疑是一句吉祥話。

“等那日我一定陪兄長多喝幾杯。”

“好!”

……

是夜,今天陳多富大出血,帶著趙一成和他叔叔去外邊的小酒樓搓了一頓,點了幾個好菜,答謝他二人留下。

趙一成可不覺得自己這是幫了什麽大忙,他心裏可感激陳延了,“陳延兄在私塾裏助我良多,我能考中童生你功不可沒,不過是等上一天!你這樣說就折煞我了!”

那便不提感激,大家只暢吃一晚!

所有人都吃得肚溜圓回去,安安心心睡了一覺,隔日依舊是好天氣,大家收拾收拾行囊,真正套車出發啦!

去時比來時心更切,不過牛車的速度有限,大家再急也就是這麽快了。

此時的陳延並不知道,他取得了江南府府試頭名的消息,已經在川安縣傳開了。

連縣尊大人都知道了!

是以,車咕嚕緩緩慢慢走過官道,進入川安縣的第二天,陳延又被縣尊大人召見了。

不過縣尊的召見就比較簡單幹脆了,見面先誇,誇了再賞,一套文房四寶下去,反正欣賞的態度擺在這裏。

這次,陳家當真是祖墳冒青煙,所有人都開心得不得了,老陳頭認為兩個孫子都拿了功名,家裏是必須要辦一場酒了。

可以不用辦得那麽大,請家裏和族中相熟的親友來即可,但絕不能不辦!這可是光宗耀祖的大喜事!這都不邀人來,人家該要以為他們眼界高了。

是以,酒席就這麽風風火火的辦起來了。

陳延和陳安極少看見父親母親、還有爺爺奶奶那麽開心,他們笑得見牙不見眼,每個人身上都冒著喜悅和幸福的泡泡,穿梭在親人之間,如魚得水。

陳延每次看見這一幕,都會想到曾經的自己內心為何而科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