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成為蒙童(第2/3頁)

……

夜裏,陳延的爹陳多富跟妻子李銀花一起躺在床上竊竊私語。

“當家的,你說要是讀了一兩年之後,我們家康哥兒還想繼續讀,到時候咋辦?”其實早在陳延四歲的時候,李銀花就起過送小兒子去科舉的念頭。

無他,李銀花所在的李家村在川安縣是個大村大戶,那邊的富戶也多,李銀花村子裏就有一個三十多歲的秀才,她總聽她娘說,那秀才沒考功名之前,也不過是個種田的。

成了秀才老爺之後,全家雞犬升天,老爺自己去了縣衙裏當差,家裏的大小若幹人也是棉衣細布,極有面子的,“我們康哥兒從小就聰明穩重,又貼心……”

光宗耀祖,陳多富何嘗不想,但是,“我們沒有分家,錢財都在爹娘手裏,科舉拋費不是一文兩文,得全家都供著才行。再說了,他才這點點大,你講的這些都不作數。”

“反正能讀兩年,我們倆這兩年多幹些活,侍弄好莊稼,我也去山裏多獵些東西換錢,有銀錢在手裏,才好往後商議。”

“還是當家的想的長遠。”李銀花半倚著陳多富,鄉間夜半的聲音也就開始了。

不止是陳多富想,今夜,陳大伯家也在思忖萬一兒子讀兩年書魚躍龍門,是天造之才該如何如何。

畢竟事未開始,總是覺得前程繁花似錦,唯一有些失落的大概就是三叔了,他才剛成親,膝下還沒有兒子,便湊不上這個機會了。

夜漸深了,陳延按下心中紛雜的思緒,總算入睡了。

……

隔日清晨,家裏的女人們早早的開始洗洗涮涮,準備早食。

陳安和陳延也起來了,趁著還涼快,去外面摸尋一些草來喂雞,不過天旱無雨,找來的東西也是聊勝於無罷了。

近來天旱,侍弄田地更加要心,陳家的壯勞力都出去種田了,午膳用了一頓幹的後,下午老陳頭就帶著陳安和陳延去了裏正家裏,說了要去呂家私塾的事情。

呂秀才的私塾八月即將開學,所以一切的流程走得就很快了,老陳頭給了糧食,兩人的名字就定了下來。

甘田村裏跟老陳頭這樣想著要送幾個孩兒去認幾個字的家庭還挺多,所以大家決定讓村裏的孩子統一每天坐牛車往返。

事情說定了,雖有糧食做束脩,拜師的六禮還是不能少的。

所以老陳頭又叫陳大伯帶著倆孩子去買了些芹菜、紅豆……至於六禮裏的瘦肉幹,就用了家裏曬幹的那只兔子代替。

……

明日就要去拜師了。

李銀花找出了家裏最好的衣裳給陳延穿上,“娘的康哥兒,真是太好看了。看著就是聰明有福氣的樣子!”

“明天去夫子那裏讀書可千萬不要露怯,多學多聽。”

“娘,你和爹放心,我會好好讀書的。”陳延看著身上眼前女子身上的灰色褂上一片又一片的灰色補丁,再看看自己身上這件灰色的褂子,心裏一陣酸。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好料子基本是不會給孩子做衣服的,因為孩子長得快,一件衣服穿不了多久又要改,娘怕他去讀書穿帶補丁的衣服遭人看不起,從自己嫁妝裏拿了壓箱底的料子給他縫了一件褂子,其中拳拳愛子之心可見一斑。

“娘的乖兒子,衣服試好了就脫下來吧,省的掛到了,明天還要穿呢。”

夜裏躺在床上的時候,李銀花又不住的對陳多富說起,“兒子穿那身衣裳的時候看著斯斯文文,一點都不像是農家的孩子。”

“我看咱家康哥兒合該是個大老爺。”

李銀花睡著之後都在笑,這更堅定了陳延一定要舉業的決心。

不就是讀書嗎,他上輩子可是應試教育之下的博士狗,真要狠下心來,他不信自己毫無建樹。

……

八月一日,老陳頭也穿了一身簇新的衣裳。

說是簇新也不盡然,不過沒有補丁,也沒被漿洗得發白,已經是農家能拿出的頂好東西了。

陳安和陳延兩人的六禮則由陳多富拎著,因為帶的東西多,今天是沒法坐牛車的,是以,天剛剛亮,幾人就步行前往縣城了。

一路上,也有遇到一些同村的人,大家結伴而行,卯時左右,終於到地方了。

呂秀才的私塾在縣城的邊角裏,這兒不算繁華,所以私塾的院子也挺大。

陳延清楚的看見,從進了縣城,越發的靠近呂家私塾之後,自個因為穿了新衣裳而挺起胸膛的親人便有些忐忑縮頭了。

這種忐忑在見到呂夫子時,到達了巔峰。

老陳頭和陳多富完全沒有送人讀書的經驗,但是又怕做了錯禮,影響到了兩個孩子在呂秀才心裏的形象,所以甫一見面,兩個人的身子便鞠折了,像是一張斷掉的弓,“秀才老爺好!”

他們也連聲招呼陳延陳安,四個人一起恭順地低下了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