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歸來(第2/4頁)

聽村口那戶人家說兄妹三人歸來,王寶山與王李氏趕緊跑出來,仿佛慢幾步便見不到人了。

在外頭說上許久的話,木槿終於踏進家門。

吉祥如意年紀尚小,懵懵懂懂知道木槿往遠處去了,開始著實哭鬧許久,眼下見母親回來,爭著搶著往她懷裏鉆去。

不過幾日功夫,竟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木槿懷抱孩子、著看父母方真正產生回家的感覺。

罷了,明州城發生的事不過是她漫長人生中的小插曲而已,活著最要緊,何必在乎那群無關緊要之人呢。

木槿將陸泓、將崔家全部拋諸腦後,再次將全部精力投入到自個兒的生活中來。

同樣,她歸來的消息很快便被族人們知曉,木槿在逃荒路上出了那樣大的力氣,就算小心眼如王寶順夫婦,照樣記著她的好處,人人皆盼木槿平安。

因此,來不及與爹娘感傷,木槿很快被前來她家的族人所包圍。

除卻極少數按月給銀錢的,尋常鄉野小商人皆把綢緞賣完再給織布娘子們將銀錢結清,反正山野鄉村間什麽都值錢,唯有人最不值錢,嫌棄給的銀錢不多亦或不立馬給,好吧,甭幹了,反正後頭有的是人搶著幹活。

木槿同族人鄰裏相處久了,自然知曉他們的難處,每十天半個月便給一回銀子,免得人家手頭緊巴,所以緊忙著趕來的婦人們倒不是來催銀子,而是真心實意替木槿憂心。

畢竟幾天功夫,東小莊充斥著各種謠言,仿佛木槿已經被昔日得罪的張員外家給害死了。

栓柱媳婦邊抹眼淚邊說道:“妹子你可算回來了,你要再不回來俺可就要信了外頭那些風言風語……”

旁邊的婦人用手肘戳栓柱媳婦的胳膊:“你說啥子渾話,五姑有老天爺保佑,斷不會有事!”

“劉三叔也說過,五妹妹必會平平安安回來,且收起你的烏鴉嘴來吧。”

……

幾波人嘰嘰喳喳好生熱鬧,木槿不嫌煩,笑眯眯聽族人們你一言我一語說話。

於她而言,這般情形已經許久不曾見過,此刻格外珍惜從前避之唯恐不及的聒噪聲。

住在織女鎮的陳寡婦匆忙帶兒子前來,她不光擔心木槿如何,她將今年織出來的緞子皆托付給木槿,倘若木槿沒有平安歸來,陳寡婦同兒子恐怕就要在荒年裏被餓死嘍。

陳寡婦一把摟住木槿,嘴裏念叨說:“回來就好,回來就好…”

木槿跟族人們絮叨好一陣,或許因為此情此景太容易讓人卸下心防,木槿跟著族人們哭了好幾回方才停下。

同族兄弟與他們的婦人同木槿說話,年長些的則與王寶山擱屋裏熱鬧。

九爺爺王長壽就同王寶山感嘆:“老四兩口子養下個好閨女。”

不管在昔日的王家村亦或如今的東小莊,王長壽都是王氏宗族裏輩分最高的人,他當真稀罕木槿,倘若沒有木槿,整個逃荒的車隊指定會全軍覆沒。

最該說話的王寶興卻一反常態沒有言語。

作為王氏宗族的族長同樣是最有威望的人,按理說王寶興最應該說幾句話,然而他始終一言不發,實在讓人捉摸不透。

雖說近幾年的王寶興因為年紀增加漸漸多了些長者的慈祥,但老一輩人都曉得他年輕時究竟有多嚴厲,見王寶興面無表情坐在圈椅上,竟沒有人敢主動招惹他。

其實,王寶興所思所想與其余人的猜測可謂大相徑庭。

作為整個車隊的掌陀人,王寶興身上的擔子最重,自打災荒來臨,王寶興一刻都不敢放松,生怕讓族人們跟著遭殃,起初他沒料到木槿一個帶孩子的婦人能幫那麽多忙,對於王寶興而言,除卻侄女的身份,木槿更是與他共同帶領車隊前行的引路人。

當初崔家傳來口信說木槿與崇文崇武因為被張員外刁難,恐怕得在外頭避避風頭,王寶興心裏總覺得十分蹊蹺,可眼下他在明州城再不像在西邊一樣有臉面,哪裏有路子知曉實情,唯有老老實實聽從崔家的安排。

見到木槿回來,王寶興方才覺得心落到了實處。

依照往日的風俗,兒女平安歸家之後自然要好生宴請族人鄉親,然而整個東小莊那麽多人,田裏又不曾收多少糧食,王寶山縱使有心卻也無力,思來想去咬咬牙說要族裏幾個年紀大的族老留下吃飯。

世道如此艱難,誰會不曉得旁人家的難處,自然不肯留,等到飯點便起身離開了。

王寶興特地等到最後,他預備問問五丫頭明州城裏發生的事。

王寶興心思比誰都縝密,想來瞞不住他,木槿只得悄悄同王寶興說起明州城裏的遭遇。

若非木槿提前叮囑說不可驚動老四兩口子,恐怕王寶興早就大罵出口。

“崔家實在欺人太甚,還有姓陸的小子,當初我竟看走了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