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章 打聽(第2/4頁)

因此,發現找不到所謂的“劉記布莊”後,三個人在一家門面整潔闊氣的“南北布莊”跟前停下。

崇文有些露怯。

他看著面前闊氣的門面(只有五間),心裏略顯忐忑。

在崇文看來,他們家不比以往,就算手裏有幾兩存銀,依舊不能隨意揮霍,最好找個小店買些實惠點的織機,既能解了眼前的燃眉之急又不至於浪費銀錢。

木槿覺得,織機價格大抵差不離,大些的店面做生意更大,總不能欺瞞客人花費高價,且質量比小店更有保障,畢竟織機算大物件,總不能馬馬虎虎就買了。

小二將木槿幾個人迎進鋪子裏。

他對崇文說個不停,大抵就是說自家店裏的織機如何如何,一副生怕他走掉的模樣。

此外,店裏不光賣織機,裏頭還有絲綢等物件,然而崇文等人打扮樸素,著實不像穿金戴銀的富貴人,店小二打眼就瞧出他們是從明州城邊上幾個村鎮上過來的農戶。

織機價貴,每台能有好幾兩銀子,不比絲綢錦緞便宜多少。

店裏不時有人過來,聽小二說早兩年的生意只管更好,災荒來了之後比從前要少一半客人。

接著,他殷勤地對崇文說:“客官,您瞧這些都是由上好柏木做成的,旁的不提,用個十幾年卻不成問題哩!”

他大抵將崇文看成了當家人,對崇文的殷勤程度比旁人更甚。

崇文轉頭看木槿。

買織機的人是木槿,選哪個還要看木槿的意思。

木槿挨個打量眼前擺放的不同式樣、不同質地的織機,她跟隨陳寡婦學了半年的紡織刺繡,雖比不得有經驗的繡娘,但多少能看出幾分門道來。

她問:“柏木的多少銀子?”

店小二看了眼木槿挺起的肚子,說:“嫂子你眼光真好,這幾台柏木織機都是剛進的新貨,既輕便又耐用,好些布莊的繡娘專門用咱們的貨呢,雖說比尋常的織機貴上一兩,用起來卻不同尋常。”

他同木槿比了個六兩的手勢。

崇文低頭掩飾自己的詫異。

來明州城之前,木槿同陳寡婦並織女鎮幾個好說話的嫂子打聽過,她們托喬掌櫃從明州城買的織布機也有五六兩,不和眼前的柏木比,和店裏最次等的織機相比都要遜色幾分。

方才問過,最角落裏的織機只有四兩五錢。

如此說來,喬掌櫃占有的油水實在太多了。

木槿打算做生意,織機必須耐用,否則隔三差五修補一番必定耽誤賺錢。

她心裏願意要兩台柏木的,畢竟耐用就是王道。

店小二也瞧出他們感興趣來了,態度比先前更為殷勤。

木槿順勢問道:“你們家的布料全是自己繡娘紡織的嗎?”

她問的倒不算什麽秘密,小二答道:“明州城裏大大小小的綢緞鋪子有二十來家,多是花費銀子從底下織布的人家把綢緞收上來賣,若花樣再復雜些,才會讓自家養的繡娘做。我們鋪子雖養了數十個巧手娘子,卻也有從外頭收的,不過掌櫃挑剔,只從外頭收上好的料子,倒不像有的布莊葷素不忌。”

眼下店裏沒人了,他們圍著織機說話聲又不小,難免讓櫃台處的掌櫃注意到動靜。

掌櫃生的富態,問:“娘子可是預備買織機自己織布?”

木槿笑道:“我家中姊妹多,每年能紡織出不少布料來……”

商人最善於察言觀色,聽到一半就明白木槿的意思,掌櫃露出和氣的笑容:“娘子有綢緞的話,倒能送來我們店裏,只要花色好、布料順滑,我們是極樂意收的。”

木槿又同他扯了些有的沒的,從他話裏提煉出不少信息來。

綢緞鋪子不像大戶人家自己采買只認熟人,他們除卻零散在鋪子裏售賣之外,還需要將貨物成批運到最南邊,聽聞是賣到番邦去的。

像這種大店鋪,只要質量過關,旁的倒好說。

木槿笑道:“那一匹緞子多少銀子呢?明年這時候我說不準真的厚臉皮來找掌櫃收緞子了。”

“倘若織的好,每匹緞子給你七兩銀子,更多也是使得的,織的差的話,每匹也有五兩銀子。”

接著,他又同木槿說起每匹緞子有幾尺寬、幾米長。

木槿心裏大抵有了數。

她在掌櫃處買了兩台織機,對方又給搭了許多織機上的替換零件,能值個幾錢銀子。

這是當下很多生意人慣用的方法,人們習慣講價還價,不光明州城京城裏照樣有這般風氣,所以很多鋪子會將零頭抹去亦或給些搭頭。

木槿從袖子口袋裏掏出兩錠銀子並一些碎銀,掌櫃拿專門稱量銀兩的秤砣稱過,稱量無誤後才命店裏幾個夥計幫忙把織布機擡到外頭牛車上。

崇武本來在外頭守牛車來著,姐姐在裏頭耽擱太長時間,崇武已經等的不耐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