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算計(第2/3頁)

王寶山和王李氏沒再說旁的,夜裏卻翻來覆去睡不著。

外頭寒風呼嘯,王李氏愈發心煩意亂:“他爹,你說這事能成不?”

她心裏願意閨女有個營生養活自己和孩子,如果不用花費幾十兩銀子的話便更好了。

黑黢黢的夜裏看不清楚王寶山的表情。

他半輩子靠土地過活,縱使有幫襯閨女的心思也沒有力氣去幫襯,少不得閨女自己來。

而且明州城的風氣比西邊還要保守,女人出門做生意著實不容易。

老兩口嘴上說由著木槿去,心裏卻始終放心不下。

木槿同樣沒有睡著。

她倒想好了後頭該如何做。

女人在明州城單獨出面做生意指定不輕松,剛開始的時候她可以帶崇文崇武過去撐門面,等將事情做起來有了穩定的客人,即使她一個人照樣不需要怕什麽。

在長久的思考中,木槿有了答案。

第二日,幾個沉不住氣的人先過來探口風了。

木槿卻沒有給她肯定的答復,嘴裏只說自己手中銀子有限,委實沒有太大的膽子做這等決定。

有人說道:“妹子你可以少買兩台織機,若能賺來銀錢再說旁的。”

她想賺銀子補貼家裏,卻豁不出數兩銀子買織機、買桑葉養蠶,所以盡全力慫恿木槿買織機雇自己做活,即使賠了她也不過付出把子力氣而已。

東小莊想做紡織的大半婦人抱著和眼前人相似的心思。

木槿之所以不肯爽快答應,當然有她的理由。

木槿知道婦人們只想賺錢不願意承擔風險的心思,畢竟未來充滿不確定性且至少用半年到一年的生產周期,需要走的路太長仿佛看不到盡頭,她願意承擔起中間巨大的風險,然而必須有的賺才成,否則就真成王李氏嘴裏的冤大頭了。

萬一答應太快,婦人們指定覺得她有利可圖並且會獲得巨大的利益,最後勢必出現分歧。

沉默之後“不情不願”應下來,對方才會心甘情願讓渡部分利益避免後面因為分配產生問題。

隨著到來的人越來越多,外屋的聲音愈發嘈雜。

“妹子,你且試試吧,每日給俺幾個銅板就成,東西畢竟是你置辦的,就算賺了大錢俺也不眼熱。”

在人力成本最不值錢的時代,每日能賺上幾個銅板殊為不易。

除了向木槿表明決心外,婦人話裏另有一層意思——

如果賺不了錢,木槿照樣需要付給她工錢。

許多人附和:“是啊,等你賺了銀錢之後說不準能和喬掌櫃一樣吃香的喝辣的……”

良久以後,木槿終於應下:“我想給自己找條活路,也想給大夥一個賺銀子的機會,不過咱們沒有門路、沒有織機,就算把貨紡織出來,照樣有可能賣不出去,我如今沒法子給你們承諾每日多少工錢,橫豎明年春夏才開始幹活,等快幹活的時候再提也不遲,如今咱們先同陳嫂子把該學的給學了,免得到時候手忙腳亂的。”

木槿不了解明州城的人力成本同時還沒有購買原料,實在不清楚前期給多少投入,若給多了,自己可能會賠本、給少了的話又會致使人心散亂,還是細細思量更好。

她們本想今日趁機將工錢定下來,免得木槿往後後悔,不過木槿肯買織機已經極好了,只要她答應牽頭幹,自己再沒有什麽不願意的。

包括剛開始打算自己買織機的有糧媳婦和栓柱媳婦,見大家皆不出銀子,自己也打消了用銀子買織機的心思,只說要跟著木槿幹活。

“我可提前同你們說好了,這樁買賣是賺是賠還不清楚,咱們都打出十二分的精神來學才是,切不可粗心大意。”

“當然,俺還指望靠這個賺銀子哩!”

木槿每日把屋子裏燒的暖暖的,待婦人們跟著陳寡婦比劃學累了還會給每人分上些炸饅頭片墊墊肚子。

雖然因為人多且她們每日過來的關系沒辦法給人當飯吃,偶爾吃上塊墊墊肚子卻還是使得的,有貪便宜的嬸子大娘聽自家兒媳或閨女說木槿給饅頭片吃,即使不學都要過來順上嘴。

木槿卻沒功夫管這些,她忙著去城裏置辦織機呢。

織機上有許多瑣碎的小零件,織女鎮上的木匠壓根做不來,只能去明州城專門的店裏買。

織女鎮的人通過喬掌櫃買織機,而木槿已經把喬掌櫃得罪的死死的,必須自己去置辦才成。

作為從小和織布繡花打交道的人,陳寡婦對這些最為熟悉。

木槿本來打算拜托陳寡婦同自己去明州城置辦東西的,奈何陳寡婦上回差點把命交代在明州城,她再不敢踏足此地。

木槿無奈之下唯有讓陳寡婦把要買的東西說出來,她記在紙上。

陳寡婦看木槿拿起紙筆,驚詫道:“妹子你竟還識字?”

並非她大驚小怪,而是識文斷字的人太少,周遭只有裏正認識幾個字還認不全,木槿識字之事實在太稀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