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8章 合作(第2/4頁)

他把自家炒的茶葉放在水壺裏,泡開之後才給王寶興等人倒上。

沒有喝過茶葉的人當然覺得新奇不已,王寶興和王寶山這種家境富裕時常能喝到茶葉的人卻能嘗出茶水的奇怪來。

裏正自家留出來的茶葉當然是最新鮮的,不過炒制茶葉不光需要相應的原料還需要嚴格控制火候,許多道工藝堅持下來方可得到味道香醇的茶。

王寶山以前買的茶葉不像達官貴人的茶葉一樣新鮮優質,在茶葉裏算中下等的了,但仍比裏正家的茶葉好喝許多。

王寶興王寶山兩個多少懂點茶的人大概明白了織女鎮為何如此依賴喬掌櫃。

王寶興略加思索,就將茶葉的事放到腦後,他可沒忘記自己過來的目的。

聽王寶興說到村後的事,裏正大吃一驚:“是不是聽岔了?”

以前東小莊沒蓋起來時,鄉民們很少會關注雜草叢。

頂多家裏孩子頑皮,大人嚇唬孩子:“再鉆進野草叢裏玩,小心裏頭的怪物把你給吃了!”

孩子們常被大人的話嚇得哇哇哭,短時間內再不會去那邊玩耍。

裏正覺得東小莊村後的雜草叢光長度就有好幾裏地,賊人真從裏頭鉆過來恐怕需要耗費很長時間,他仍舊心存僥幸覺得賊人不會過來。

王寶興回答道:“村後頭幾戶人家過來同我提起時我也覺得他們聽岔了,待村裏的後生去草叢裏查探發現好多腳印子,覺得事情恐怕不簡單,這才過來同老兄說。”

裏正不如王寶興有見識不假,然而他到底沒有完全糊塗。

當聽見王寶興的說法,裏正很快明白那群人從哪裏聽見了風聲才動起了心思。

賊人的目標並非東小莊,而是織女鎮。

裏正在不大的屋子裏反復繞圈,快將王寶興給繞迷糊了。

良久,裏正才重新坐回去:“老兄,我活了四十幾年從未經歷過這樣大的陣仗,還望老兄賜教。”

近幾年才開始不太平,而明州城沒有徹底亂起來,裏正鮮少有直面歹人的經驗。

當冷靜下來,裏正心裏隱約有了些主意,他想派鎮上的青壯年多加提防,再仔細想想,心裏頭仍然七上八下的,這才拉下臉向王寶興詢問計策。

王寶興與裏正的想法差不離:“當初西邊亂起來時,我讓族裏的年輕漢子輪流把守,若察覺到不對,趕緊敲手裏的銅鑼知會其余人,後頭倒僥幸躲過幾回搶糧食的事。”

裏正覺得東小莊好歹是從北邊的屍山血海活過來的,他們的法子定然管用,對王寶興的說法堅信不疑。

當然,他選擇相信王寶興還有他們是一條繩上的螞蚱、倘若織女鎮遭了災東小莊照樣落不到好脫不開關系。

裏正讓家中幾個兒子趕緊把鎮上的鄉民喊到祠堂裏去。

織女鎮以陳姓族人為主,加上鎮子裏有茶葉和紡織等賺錢的營生,族人們日子比外頭人更為富裕,自然能湊出銀錢修建氣派些的祠堂。

陳氏祠堂前後各有五間,裏頭擺滿先人的牌位,從中可以窺見陳氏宗族的枝繁葉茂。

裏正的話極有威懾力,鄉民們很快就來到了祠堂裏。

聽見裏正的話,鄉民們立馬不鎮定了。

當初他們從喬掌櫃處低價買了糧食,高興到恨不能飛到天上去。

畢竟外頭的糧價如此昂貴,自己手裏的銀子又十分有限,何況今年沒有賣茶葉的收成,如果不算幾兩銀子的積蓄,自己手裏統共只有賣絲綢的二三兩銀子,拿到外頭根本買不來幾斤糧食。

如此一來,全家老小就剩下餓死的結局了。

當知曉喬掌櫃有存糧且裏正帶頭去他家時,很多人心裏有湧現出新的希望。

有的人拿二三兩銀子買糧食,家中人口多的拿出的銀子則更多,眼下終於不用餓死了,他們心中哪還有不知足的呢。

結果剛得來糧食還沒捂熱乎,外頭居然有人惦記起自家的糧食來。

脾氣暴的人揮舞拳頭,口中不停叫嚷說要殺掉那群挨千刀的。

而沒有主意的則滿臉擔憂問裏正該如何做。

很多人半輩子在織女鎮方圓幾十裏打轉,對外頭很多情形不大清楚,然而看著地裏的莊稼以及周邊村落來喬掌櫃處買賣糧食的人,他們心中明白外頭形勢不妙。

不曉得往後如何,鄉民們卻隱隱約約意識到自己能否活到最後與手裏的糧食密切相關,他們願意用生命守護手中的糧食。

鄉民們願意和東小莊做和睦的鄰居,卻不樂意讓他們參與到自己的決策中,說話的間隙不時有人用眼角暼王寶興等人。

裏正像沒有看見似的,照舊讓王寶興他們在旁邊聽著。

東小莊男女老少加起來才一百六十來號人,織女鎮卻有五百口人,正值青壯年的男丁亦有數百人,裏正不必像王寶興一樣為如何安排人發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