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遇見(第2/3頁)

木槿沒有再說下去,只希望對方看在從前相識一場的份上伸出援手幫自己度過這場生死浩劫。

陸泓沒有多說,而對木槿和陳寡婦道:“兩位娘子若不介意便先往裏頭躲躲,我帶你們出城。”

“多謝恩人大恩大德!”陳寡婦激動到快要跪下了。

看見城門口守株待兔的張府護衛,陳寡婦幾乎要絕望。

在沒有藏身之處的情況下,張家人找到她們不過是時間問題,幸虧天無絕人之路碰見了好心人,否則她指定看不見兒子娶媳婦了。

牛車緩慢往前駛去。

當經過城門的刹那,木槿的心仿佛要從胸腔裏跳出來,她生怕張家人會打開簾子檢查。

她顯然多慮了。

張老爺憑借小舅子的名聲在明州城有幾分面子不假,可他的權力還沒有大到隨意查看行人的地步,他家的家丁之所以能在城門處,多虧張老爺給平日熟識的官老爺送了份禮。

此外,為阻止木槿出城,除卻在城門口放人、安排下人滿明州城尋找之外,張老爺甚至派管家去城裏賃車的地方與掌櫃打過招呼,一旦有兩個婦人單獨去賃車,定要去府裏知會自己。

張老爺千般算計,卻算漏了木槿會在城門口隨意攔車的可能性。

等走出城門,木槿懸著的心終於放下。

待駛出快兩裏地,陸泓走出車廂,撩開簾子之前連道失禮。

世道對婦人本就嚴苛,章陽府更甚。

陸泓曾在章陽府求學,對其中的門道再清楚不過,他覺得自己和兩個婦人同處一室實在太過失禮,待走出那群人的視線,趕緊走出去,與小廝分坐在牛車兩邊。

當看見織女鎮熟悉的風景人物,陳寡婦幾乎要痛哭流涕。

能夠活著回來實在太好了!

陸泓卻沒有及時離開,他請木槿帶自己前去拜會王寶興。

人家幫過自己,既然來到此地,自然要去見恩人。

木槿徑直帶他前往王寶興的住所。

陸泓看著眼前一排排青磚大瓦房,心中不停贊嘆。

他出自官宦之家不假,七八歲時卻與母親兄長隨父親外放過,心裏對底下百姓如何過活有把數。

能住上青磚大瓦房的普通百姓著實了了,這群人恐怕比他想象中更有頭腦。

王寶興家裏的大門敞開。

眼下天氣變冷,啃食莊稼的蟲子被凍死大半,莊稼的長勢眼瞧著並不好,王寶興心裏正發愁呢。

看見木槿,王寶興詫異:“你不是隨麒麟他娘去明州城裏做活了?活計可給人家幹完啦?”

木槿簡單把在張家的遭遇說與王寶興聽,緊接著說道:“這是陸公子,咱們在陵城時多虧了他家幫忙指路,還給了我們水呢。”

王寶興自然記得他。

雖說他們只碰過兩次面,其中一回還是在大晚上看不清面目,可經過木槿的提醒,王寶興幾乎沒有停頓就記起來。

他趕忙招呼陸泓坐,邊給人沏茶邊說:“多虧公子和你的兄長指路,否則我同族人們恐怕要多經歷許多波折才能來到此地。”

茶葉是裏正送來的回禮,沒有進項的王寶興比不得從前大手大腳,他格外珍惜這點子茶葉,今日是第一回 將它拿出來招待人。

“那日我們被官差告知說不能呆在陵城太久,只能不告而別,還不知道府裏情形如何呢。”

王寶興給自己的跑路找了個恰當的借口。

陸泓:“多虧老翁您和族人的提醒才使得我們躲過一劫,我今日跟隨這位娘子前來叨擾您,也是為了同您和您的族人們道謝,只不過事發突然還沒來得及備上謝禮,還望您勿怪。”

王寶興摸摸胡子:“不過是順道提醒一下的事,哪裏值當你專程過來。”

話是這麽說,他臉上的笑意卻不曾落下去。

對方一見就是大家公子,王寶興不敢托大,開口問:“陵城距明州不算近,外頭又正值兵荒馬亂的時節,小兄弟你怎麽突然來到了明州城?”

陸泓的父親和老師因為朝廷黨爭接連致仕,他隨父親回到了陵城,老師亦回歸祖居之地。

他之所以在服喪期間來到明州城,與父親的囑托脫不開關系。

陸泓不便透露細節,只道:“我奉父親遺命來明州城辦些雜事。”

王寶興自然看出對方含糊其辭,想必不方便透露其中內情,他沒有再追問下去。

反而問他路上可有遇見難題。

王寶興走了上萬裏路才在南邊安頓下來,自然明白路上有多混亂,他關心這些並不算奇怪。

動身之前,陸泓只在史書裏看過災年人相食的描述,待出發之後才親身經歷,不可謂不震撼。

他知道世道艱難,僅憑自己和零星幾個家仆很難平安無虞抵達明州,所以借助父親門生的關系搭了前往明州運糧的官兵東風。

陸泓同跟來的幾個仆人多少會些拳腳,倒不曾拖累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