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疑慮(第2/2頁)

陪房裏可以有男丁,不過男丁數目太多而且陪房裏頭都是身強力壯的家丁護衛的話,難免會讓婆家人多想,張太太預備把家裏可靠的丫鬟婆子都陪嫁過去。

她們家裏人就有做家丁的,整戶人家一道過去。

如此,才定了兩戶人家八個人。

張太太同明州城裏的官眷們交際過,知曉他們陪嫁的規模,就算極為尋常的也會陪嫁二十余人。

芙姐兒若當真陪嫁區區八個人,必然遭人恥笑。

與丈夫商量過後,張太太打算從外頭買人,至少湊足二十個才成。

亂世裏人命比牲口更便宜,跟人牙子買仆婢最容易不過,難得的是買到靠譜的仆婢。

看見陳寡婦不輸明州城有名繡娘的針線功夫,張太太動起了心思。

倘若陳寡婦願意跟隨芙姐兒嫁去夫家,肯定能替芙姐兒撐起面子來。

不過張太太卻不清楚陳寡婦在織女鎮的情形,她當初發話找繡娘只有兩個要求,分別是技術精湛以及踏實肯幹,倒不曾有旁的說法。

因此,張太太壓根不知道陳寡婦家光景如何。

其實,按照張太太的想法,那繡娘最好願意賣身給他們家,芙姐兒握著她身契的話,不用擔心對方背主。

如果她不樂意賣身,可以由芙姐兒按月給她發月錢,這個法子委實不如頭一個保險,不到萬不得已張太太不會使用。

昨夜她又同張老爺商量,老爺多次聽妻女稱贊新來的繡娘,對她印象頗深。

他道:“如今正值災年,我問過來貴,他說那兩人是打織女鎮來的,家中並不富裕,好似能有幾分成算說動她。”

災年裏普通百姓不光吃不飽,還時刻面臨被餓死的風險。

而大戶人家的奴仆,雖說吃的是剩飯剩菜、不時需要忍受主人的打罵,卻至少可以不被餓死,遇見災荒之後,日子過得比尋常農戶好很多。

因此,打鬧災以來,東市多了好些賣兒鬻女的人。

大戶人家需要的仆婢總歸有限,所以那群人幾乎在求著人買。

聽完丈夫的話,張太太便有了主心骨。

她單獨將陳寡婦叫到後院。

木槿從前和陳寡婦一起行動慣了,見到陳寡婦突然被帶走,還以為繡品上出了差錯,心裏努力組織語言好在需要的時候為她開脫。

陳寡婦同樣惴惴不安。

晌午的時候,廚房裏端來一小碗紅燒肉給她和木槿吃,剛端過去時,木槿甚至問小丫鬟是否送錯了。

對方只說是太太賞給她們的。

結合眼下的情形,實在太奇怪。

陳寡婦在路上胡思亂想,驀然間竟想到丈夫還在時與她說的犯人上刑場之事。

丈夫對她說,牢裏的犯人行刑前會吃頓好的,然後再送他上路。

晌午才吃過肉,才過去幾個時辰,張太太竟叫她過去了,陳寡婦內心極其慌張,生怕哪裏犯錯沒辦法拿到酬金。

張太太依舊是慈眉善目的模樣。

往常都是讓人站著回話,這回卻令陳寡婦坐到下頭的椅子上。

陳寡婦誠惶誠恐,滿心以為自個兒出了差錯。

待張太太開口,她才松了口氣。

張太太呡了一小口茶水,放下茶杯後才開口:“你在府裏也呆了二十余日,可還習慣?丫鬟仆婦可有怠慢之處?”

陳寡婦不停攪動手指,她回答說:“在府裏能日日吃飽肚子,再沒有什麽不好的。”

張太太順著她的話問:“你家是做什麽營生的呢?”

“單靠我織布繡花養活兒子罷了。”

張太太略微坐直身子:“你家當家的不幹活?”

陳寡婦這才意識到自己漏了餡,她磕磕巴巴解釋說:“他……他同鎮上許多男丁一樣……”

至於怎麽個一樣法,陳寡婦便不曾細說。

“那你當家的料理幾畝地呢?”

丈夫死去之前,她家有三畝地,都種了茶樹。

想到曾經和丈夫共同生活的場景,陳寡婦再沒有懼怕的:“三畝,對,就是三畝!”

張太太不露聲色地附和:“養活全家上下倒不成問題。”

張太太本就是個細膩性子,待陳寡婦離去,她吩咐旁邊的婆子:“把來貴叫過來。”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27 21:38:27~2022-05-28 22:22:57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yoyo 2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