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嫁衣(第2/3頁)

“恐怕得個把月功夫才能把活幹完。”

個把月功夫不長也不短,木槿疼愛孩子不假,可實在無法放棄好不容易得到的機會,她咬咬牙答應了陳寡婦。

半個多月之後才會出發,陳寡婦過慣了苦日子,實在不想放棄養蠶的機會。

如果眼下不養的話,等她回來說不準天就冷了,連半匹布都不一定能湊齊。

所以,木槿照舊過來幫忙喂養蠶、搬運桑葉並清理放蠶的屋舍竹筐。

窮人的孩子早當家,麒麟從五六歲開始看著娘親幹活,略微長大點就能夠幫把手,在抽絲之前完全可以交給麒麟照看。

“就是苦了孩子。”陳寡婦無奈地感嘆。

家中養的蠶多,尋常她和木槿兩個人幹大半天才能幹完活,這項任務對於八歲的麒麟而言實在太過沉重。

陳寡婦對麒麟道:“你先把能幹的都好了,若有不懂的去你五嬸家裏問,等娘回來給你燉肉吃。”

聽見肉,麒麟的眼睛突然亮起來。

他頭一回自個在家,本就不適應,甚至想哭著求娘別走。

聽見娘說給他割肉吃,麒麟原本的悲傷全部消失,如果當真能吃肉,自己在家也不是不成。

陳寡婦憐惜地摸摸麒麟的頭,然後囑咐道:“你乖乖呆在家……”

她知道單讓麒麟在家不好,卻始終無法放棄養蠶的銀子,只好不停冒險。

陳寡婦給族裏老五媳婦打過招呼,讓她每日過來一兩個時辰幫忙。

在過去的幾年中,陳寡婦帶著兒子飽受欺淩,有些踩高捧低的人家恨不能仗著家裏有男人或者成年兒子多踩她一腳,以便多占點便宜。

老五兩口子是少有的實誠人,比麒麟親叔伯還要好,所以陳寡婦倒信得過她。

她不白讓人家幫忙,前幾日就去老五家說每日給十個銅板,平常喂食有麒麟看著,只消老五媳婦每日和麒麟一塊更換新鮮的桑葉、清理糞便就成。

在流通不便的鄉村裏,想多賺銀兩並不容易,加上老五兩口子年輕力壯,不拘誰過來,能幫忙把活幹了就成,對方倒願意把這活計接過去。

每日十文,個把月下來就有三錢銀子呢,這數目不算小了。

陳寡婦擔心兒子和養的蠶,木槿同樣有她的擔憂。

出門這麽久,木槿不知道該如何與王寶山和王李氏說。

現代社會人員流動性大,從一個城市到另外一個城市屬於再常見不過的現象,然而在安土重遷的古代,即使去不遠處的明州城也是出遠門,何況木槿需要跟陳寡婦待個把月才能回來,這種情況只有在外出讀書的學子以及商人身上才會出現。

她特別怕王李氏和王寶山無法理解自己的決定。

王李氏當然察覺到閨女的不對勁。

見木槿擺出有話要說卻吞吞吐吐的架勢,王李氏先開口:“可是遇見難事了?”

王李氏滿心以為閨女在陳家遇見了難題。

“該不會是麒麟娘不願意接著教你了吧?”王李氏眉間皺起的褶子仿佛能夾死蒼蠅。

她的猜想不無根據。

這段時日木槿在陳寡婦家幹活,有織女鎮本地的婦人去陳寡婦家時,不少露出驚奇甚至鄙夷的目光。

她們覺得,麒麟他娘把手藝交給外鄉人實在太巴結人家了。

織女鎮中人人知曉那群逃難而來的外鄉人家當頗豐,不僅有成堆的糧食還有余錢建青磚大瓦房,瞧著和裏正家差不多體面,很多人敬畏對方。

說不準陳寡婦為了從人家那裏多得些好處就把祖傳的手藝教給外鄉人,實在太對不起祖宗了,有人如此想道。

陳寡婦當然看出同鄉婦人們的疑惑。

她年輕守寡,比尋常人家更在意名聲,為免有不好的傳言流出,她解釋道:“我們孤兒寡母過日子不容易,自打麒麟他爹沒了,孩子再沒有吃過幾回肉,加上他叔伯又如此……”

陳寡婦本想說麒麟的叔伯不地道,然而她怕讓對方知曉了再順勢報復,便不曾再說後頭的話。

反而接著說:“上回辦遷居宴,本沒有孩子的事,人家卻給麒麟喝了碗肉湯,裏頭還有兩塊拇指大的肉,孩子回來樂呵了好幾天,我得念著人的好。”

如果麒麟爹還在,陳寡婦必然不會因為這點子小事便感動到痛哭流涕。

自打丈夫沒有了之後,她和兒子感受到無邊的惡意與歧視,一丁點的好都能被她記在心裏,得知木槿同樣喪夫以後,她待木槿更為親近。

木槿聽完才知道,自己無心的舉動竟會改變了她往後的人生軌跡,讓她有學習一技之長的機會。

她沒有將實情告訴王李氏,這種事可以從陳寡婦嘴裏說出來,卻不能由她來說,否則未免有挾恩圖報的意味。

“我在麒麟家學的好好的,令我為難的並非此事。”

王李氏:“那是何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