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周家(第3/5頁)

不知是維護老二亦或被兒子戳破他多年自欺欺人的假象,周大山氣急敗壞,拿起旁邊的掃帚往長子身上掄。

鐵錘頭一回面對面反抗父親。

他不能還手,可是躲起來總歸沒事。

鐵錘滿院子逃竄,斥罵聲、辯解聲、哭泣聲填滿整個院子,在黑夜裏格外駭人。

東小莊其余人家自然不會忽略夜晚傳出來的聲音,即使已經睡下,依舊披上衣裳走出家門。

即使周家屬於後頭加入車隊的,從開始逃荒到定居已經過了差不離一年,共同經歷過重重磨難的他們已經格外熟悉,村裏很多人出門勸架。

王寶興同樣聽到了聲音,他讓崇遠跟隨自己出來。

崇遠:“聽響聲是周家。”

王寶興對大部分人的脾性摸得通透:“大約是周老二家,他家不是個省心的。”

王寶興覺得周大海夫妻一看就是不讓人省心的老油子,在車隊裏沒有生事實屬萬幸,沒想到今日又鬧出了事。

至於周大山,王寶興對他的印象就是老實木訥的莊稼人。

周大山見到王寶興連句話都說不利索,脾氣倒好,說什麽他就跟著幹,半個不字都不說。

越走越近,卻見好多人圍在周大山家院子旁。

“別是周老二兩口子欺負他兄嫂了吧?”

王寶興快步走進去,映入眼簾的是周大山拿掃帚追著他的長子鐵錘打的景象。

見崇文在不遠處,王寶興問:“你嶽家發生了何事,怎麽鬧出這樣大的動靜?”

周母早就被擡到炕上去,王寶興沒有見到她的慘狀,至今還以為是兄弟亦或兒子欺負周大山性子好。

崇文覺得丟人,一時間找不出措辭。

人人以為嶽父性子好,若非周氏曾與他說起往事,崇文恐怕同樣會被誆騙過去。

不提旁的,且說這麽些年的相處。

嶽父一向是老好人的角色,有時候他跟周氏起了小別扭,嶽父也是偏幫崇文的。

當初嶽父嶽母帶著周大海兩家去給崇武說親,一直是周大海兩口子不停挑刺找茬,即使被王李氏刺撓回來,嶽父同樣是跟個面團子差不離。

周家人離開時,王李氏還悄悄跟崇文說周家老二為人不行,周大山夫妻當真不孬,若他們能跟周大海家遠著點,倒不是不能處。

如今,連見多識廣的族長都被周大山蒙騙過去,只以為他是個老實人。

崇文硬著頭皮道:“嶽父說要把幾個小舅子受傷分來的銀錢給侄子娶親,嶽母不願意,被嶽父打傷了,鐵錘他便……”

除了柳樹和冬生,屬鐵錘的傷最重,王寶興沒有忘記這茬。

他不曉得周母受傷多重,還以為只是打了幾個耳刮子鬧起來,王寶興跑到前頭:“鐵錘他爹,你先停下來,別打了!”

周大山見到王寶興,才終於收斂些。

他露出從前經常掛在臉上的憨笑:“族長,你咋來啦?”

如果那人是王氏宗族之人,王寶興說話定不會如此客氣,他會直接讓人搬來桌椅板凳坐在院子裏給人評理,然而這是周家的家事,他總要額外給周家面子。

王寶興指著周大山手裏的掃帚問:“我聽聞你家有吵鬧聲,便趕過來瞅瞅,你這是發生了何事?”

好些人圍在他家院子裏,大多是過來看熱鬧的。

農家沒有旁的消遣,各種家長裏短成為他們唯一的娛樂,見到尋常吵架拌嘴都能討論個兩三天,更甭提周家將事情鬧得這般大。

周大山的笑容僵在原地。

假如周母沒有被他險些打死,他還能用孩子不懂事忤逆自己搪塞,眼下周母不知死活,他著實不敢跟王寶興說實話。

王寶興看見鬼鬼祟祟的周大海夫妻,直接將他們喊到跟前:“發生了何事?”

王寶興早就厭煩了周大海兩口子,對他們不冷不熱,又讓人挑不出毛病。

周大海露出心虛的笑容:“俺想給兒子娶媳婦,奈何手裏沒有銀錢,迫不得已來同兄嫂借些銀錢支應,卻不成想最後鬧到這般田地。”

王寶興簡直要氣笑:“當初分給你家的銀子弄哪裏去了?”

大幾十人圍在院子裏,不過分銀兩人人有份,王寶興倒不拘當著這麽多人的面提此事。

周大海撓頭:“俺本來將銀子藏的好好的,結果蓋完房屋竟不見了,俺沒法子才厚著臉皮跟兄嫂借錢支應。”

鐵錘氣不過,直接把實情告訴王寶興:“族長,你莫要聽他的,從前在周家時就靠俺家接濟他,二叔二嬸習慣占便宜,定然不是丟了銀子,他們不過想占俺家便宜罷了。”

通過鐵錘,王寶興才知曉周大海竟要借五十兩銀子娶媳婦。

他踉蹌兩步,普通農家人誰會花費五十兩銀子娶媳婦,那娶的可能不是媳婦是菩薩。

當初崇文娶周氏給了五十兩聘金不假,可裏頭卻是有門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