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寡婦(第2/3頁)

木槿家的門窗全給裝上,時間已經來到六月份。

雖然溫度比往年低些,可估摸著也有個二十幾度,對於忍受夠了冰天雪地嚴寒氣候的人而言,絕對是極其讓人開懷的一件事。

看見被裝上的門窗,木槿忙不叠用農家自制的簡易膠去糊窗紙。

這種簡易膠制作方法非常簡單,只需要兩樣物件,分別為水和面粉,將水和面粉按照比例混合之後會有粘性,糊窗紙的時候正好可以用上。

平常納鞋底也是用自制的簡易膠,雖然沒辦法粘合大件的物什,然而它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依舊不小。

木槿將窗紙糊好之後便讓它自然風幹,她自己則拿出了空間裏的麻袋。

當初為了掩人耳目,她去明州城時也買過幾個麻袋,所以倒不怕被人看見。

木槿將幾十個麻袋沿著縫線的縫隙剪開,然後用水涮洗過,有些是用來裝糧食的,上面難免會沾些谷子皮亦或塵土細沙,雙胞胎又恰逢剛開始穩當走路的年紀,還是小心些好。

洗完晾幹,拆好的麻袋柔順不少,木槿拿起針線細細縫合。

她的針線功夫長進不少,即使在周圍做了好些年的婦人中間,也不像起初那般一眼就能瞧出比別人差來。

怕如意吉祥玩鬧時扯開,木槿針腳細密,花費大半日功夫才將裏屋鋪的麻布給縫好。

若非質感太差,遠遠瞧著與現代復古風的地毯看不出差別。

裏屋的土炕就占據大半空間,外屋則為兩間客廳,雙胞胎主要活動地點就在外屋,她後面剩下的活計還有不少。

看見手中的針線不夠後面用,木槿就往織女鎮去。

織女鎮家家戶戶有織機,初來乍到連衣裳也沒有的族人們經常在他們手中買布料與針線。

記得王寶興特地提醒族人們,莫要只從一戶人家買,借買東西的時候多接觸幾家,摸清他們的秉性要緊。

木槿去了織女鎮最靠東的人家,開門的是個女人。

她眼裏沒有戒備,反而熱情招待木槿。

“我來買些線,要碳灰色的就成。”

兩邊方言不通,木槿特地放慢語速,這樣一來對方更容易理解。

婦人搭腔:“你要的可真不少。”

“孩子年紀小,走路時常常磕碰到,我沒法子,只能先將麻袋縫好罩在地上,用的棉線便多了。”

放在孩子多的家庭,難免覺得太嬌慣孩子。

而婦人年輕守寡,只有一個八歲的兒子,她將兒子當成寶,平日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碎了,覺得妥當些是應當的。

她兒子麒麟前幾日回來說東小莊那群人給他喝了碗肉湯,裏頭還有兩塊拇指大的肉。

孤兒寡母被欺負慣了,本來以為這等好事沒有自己的份,卻不想人家給他兒子吃了肉。

陳寡婦感念東小莊的外鄉人,聽聞木槿要做的活計很多之後,說:“反正我的繡活已經做完了,今日我隨你家去,總能快些。”

木槿怕耽擱她時間,忍住誘惑推拒掉。

陳寡婦卻道:“不礙事,世道這般亂,我也沒接到新的活計,隨你過去就成。而且……而且那日多虧你給孩子肉吃,家裏沒了頂梁柱,日子比旁人家更艱難,麒麟已經兩三年沒沾過葷腥了。”

於是,陳寡婦便鎖好院門,隨木槿去東小莊。

她兒子麒麟也跟過去與新認識的同伴玩耍去了。

來到家裏,她拿起木槿之前縫的毯子:“倒也齊整。”

陳寡婦靠做繡活和紡織布料養活自己和兒子,手藝之精湛非尋常人可以比,在不懂行的人看來,木槿的針線功夫或許不錯,而在陳寡婦眼裏,那就不夠看了。

她能給的評語唯有齊整二字。

木槿和陳寡婦一道穿針引線。

她自覺學東西很快,否則不可能在逃荒之余將自己的針線功夫給練出來,然而見到陳寡婦如此工整的功夫,難免自慚形穢。

木槿不禁感嘆:“你縫的可真漂亮。”

“我當家的沒有了,孩子的叔伯靠不住,單靠我做繡活養活娘倆,若針線功夫不夠好,我和孩子早就餓死啦!”

她從前也是個愛說笑的性子,丈夫沒有之後孤兒寡母經常受到族人欺淩,才逐漸變得沉默寡言起來。

“能養活自己已經很了不起,我也是一個人帶著兩個孩子過活,雖然日子艱難些,但活下去總有希望不是?”

或許覺得和木槿處境差不多,面對她時,陳寡婦並不像在族人們面前般努力做出倔強的模樣,說話時增添了幾分真情實感。

“我天天盼著麒麟長大,等他大了,我們娘倆便不用再受欺負嘍……”

麒麟才八歲,她需要等待的時間還有很長很長。

作者有話說:

明天雙更感謝在2022-05-14 22:00:13~2022-05-15 21:22:4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