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安居(第2/3頁)

木匠媳婦不停勸丈夫休息會兒。

自打接了那群外鄉人的活,丈夫就帶鎮上十來個地少常給人做短工的人去林子裏砍樹,花費好幾日功夫才備齊所有的材料。

結果沒來得及喘口氣,丈夫居然又幹上了活。

白天幹活是理所應當的,然而他常常深夜還在院子裏借著月光幹活,女人總擔心丈夫挨不住。

“我心裏痛快,那麽多糧食呢!”

平攤到每戶,不過五六十斤糧食而已,可整個車隊加起來給的就太多了。

即使需要木匠忙活好幾個月,他心裏照樣高興,荒年裏囤下更多糧食,自己就比別人多一分底氣。

“若想做快點,他們去明州城雇木匠也是使得的,人家把活計給我是給面子,你再見到那群外鄉人,千萬別再在背後說些有的沒的了。”

“我曉得,往後見著他們我也好聲好氣與人家說話。”

織女鎮鄉民們並不歡迎逃難而來的災民,不少人躲在背地裏嘀咕,崇武就碰見過幾回,想到爹娘的叮囑才堪堪忍住。

這種情形時常發生。

王寶順兩口子曾聽見過有人背後說道,按照王寶順的性子,誰吃虧也不能讓自己吃虧,二話不說就同人對罵起來,幸好族人們兩邊勸著才沒有將事情鬧大。

當時勸架時,王寶順婆娘又抓又撓,險些在木槿手上撓出個血印子。

幸好把人給勸下來了。

在宗族意識過分強烈的時代,王寶順夫婦的言行舉止代表整個車隊的態度,如果真的鬧僵,且不提車隊裏的人如何做,單說織女鎮,鄉民們肯定不會眼睜睜看著自己人受欺負,到時候少不得幫襯幾把,如此很容易將簡單的口角轉變成打群架。

他們在織女鎮根基未穩,必然落不到好。

在磕磕絆絆適應新環境的過程中,越來越多房屋被建好。

建房屋幾個月來,明州城裏的磚瓦匠每日都會過來送好幾趟磚瓦,竟逐漸與車隊裏的人熟稔起來。

眼前的中年漢子頗為豪爽,說起當初不熟悉時憋在心裏的話:“我以為逃難過來的人口袋裏半個銅子都沒有,就靠吃樹皮過活,你們可真不像災民,若再穿體面些,說財主老爺照樣有人相信。”

莫說災民,普通百姓在建房時能用上磚瓦就已經十分了不起,夠他在外頭吹噓好幾年,至於整個房子都用磚瓦建造,那得是富裕的商人地主才成。

中年漢子沒想到一群逃難而來的人竟然用得起青磚建房。

家家戶戶都建上五間磚瓦房,光買磚瓦的銀子就要有小十兩,男人不敢想象這群人在逃難之前家底有多厚實。

族人們即使心裏得意,嘴上卻不會跟他說實情。

他們自己也沒想到在經歷過生死考驗之後,不僅將性命保住了,而且還得來一筆豐厚的銀兩。

除卻王寶興和王寶山兩家,其余人從沒見過那麽多銀兩,拿在手裏覺得燙手,他們怕數額巨大的銀兩被弄丟亦或揮霍掉,覺得蓋房置地才能讓財富傳下去,傳給子孫們。

這便是許多人花費大價錢建磚瓦房的一大原因。

在他們的觀念裏,房屋和土地都是能夠傳給子孫的,即使花費再多也值得。

過去將近四個月,大家才全部住進新房。

有的人家門窗沒有做好,房子裏漏著風,不過他們全然不介意,終於住進心心念念的磚瓦房,高興尚且來不及,怎麽還會有多余的精力關心旁的呢。

和原先計劃的一樣,木槿有了自己的宅子,中間那堵墻上打開個小門,平素都是敞開著,除了擁有更多私人空間外,與住在一塊並沒有什麽兩樣。

當然,為了節省成本,只有五間正房是用磚瓦砌成,余下的院墻以及廚房、茅房等皆用泥土糊成。

家裏的茅房也是傳統的旱廁,放在剛穿越時,木槿說不準還會想花費更多金錢精力建座現代的廁所,現在沒個進項單純靠吃老本過活,她實在沒有奢侈的心思。

等往後有賺錢的能力再說吧,那時候才能心安理得花錢。

唯一奢侈點的要屬臥室旁邊的小浴室了。

木槿單獨留出個房間,自己帶著崇文崇武用磚塊厽了個簡易的排水通道,用浴桶洗完澡之後拔下塞子就能將裏頭的水給排到地下去。

說起來容易,當時卻花費好大的功夫,嘗試許多遍才成功。

那三五天,崇武看見木槿就跟老鼠見到貓差不離。

房子裏沒有任何家具,只有最裏頭的臥室安置了門窗,其余地方皆光禿禿的,不時有風吹進來。

然而木槿心裏卻無比滿足,過了一年的荒野求生之後,她終於再次有了自己的家。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5-08 20:08:16~2022-05-09 22:24:09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明時雨 29瓶;ぺ沁杺花蕾… 20瓶;熊貓怎麽這麽可愛 10瓶;小肥肥呀 6瓶;三沉、呦呦 5瓶;風行衍 2瓶;北野薰、佳文難覓 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