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交涉(第2/3頁)

織女鎮的人聽了,嗤笑這群外鄉人沒見識。

兩邊往後還不曉得如何相處,加上織女鎮鄉民覺得這群外鄉人要過來與自己搶奪土地,他們對突然到來的外鄉人半點好印象也無,自然不會提醒他們。

木槿打量著周邊地形。

與半輩子待在王家村頂多去過縣城、信息閉塞的族人們不同,她知道南方很容易發生洪澇災害,若在地勢最低的地方安家,別說洪災,連大雨都抵擋不住。

所以首先排除中間的選項。

她們要麽分成兩撥在南北,要麽去地勢凹凸不平的東邊。

她將自己的猜測與王寶興提起。

木槿因為生活在信息大爆炸的現代,所以比族人們知道更多,但她自覺比不上王寶興深謀遠慮,生活智慧更遠遠比不上王寶興,這種事情主要看王寶興的意思。

與木槿相比,王寶興的顧慮還要多上層。

他是土生土長的古代人,即使心胸比大多數人更豁達,可照樣保留下此時不喜遷徙的本性。

不習慣遷徙除了不願意離開家鄉之外還有層意思,即對外來者保持戒備與排斥。

在織女鎮鄉民眼裏,人數眾多的車隊屬於外鄉人;而在王寶興和族人們眼中,織女鎮這群人同樣不可能變成自己人,為了不受人欺淩,車隊百十號人必須抱團取暖。

因此,王寶興與族人們皆不贊成分到兩處去,在他們眼裏,分到兩處意味著勢單力孤、意味要受欺負。

“族長,俺們不想分開!”

“就是,大夥相依為命大半年,總不能把俺們給拆開,沒有這樣的理兒。”

……

眾人嘰嘰喳喳議論不休,中心思想唯有一個,即不要與族人們分開。

分開難免勢單力孤,到時候被欺負都沒處說理去。

王寶興同樣有那個意思,又顧慮到木槿之前說南方夏天很容易下大雨,他不再考慮中間的平坦窪地。

王寶興道:“倘若你們願意,便在東邊建房屋。”

對於族人們來說,只要別讓他們分開就成,並不在乎那勞什子東南西北,族長說什麽就算什麽。

知曉族人們的意思後,王寶興走到小吏與裏正面前。

與小吏說完他們的決定之後,又向裏正行禮:“我們從北邊逃難而來,好不容易被安排到此地,往後還指望裏正老爺您多多指教。”

對方人多勢眾,加上車隊初來乍到,兩邊皆防備著彼此,但為了往後的安生日子,仍需要開個好頭。

作為外來者的王寶興率先示好。

裏正之所以能做到裏正的位置上,和他會為人處世脫不開關系。

見到對方示好,他肯定不能駁人面子,嘴裏同樣說著場面話,內容不外乎有事尋他就成,鄰裏之間合該守望相助之類。

當然,因為南北方言不同,他們之間的對話頗費精力。

王寶興與裏正皆重復了好幾遍,對方才能大致明白意思。

王寶興說完建房屋之事,同樣沒有忘記最為重要的土地。

當初官府可說過每個男丁能分一畝地來著。

肥沃的土地早就被織女鎮的鄉民們種糧食、種桑樹茶樹,剩下的不過是又遠又貧瘠的無主荒地。

陳裏正指著南邊說:“你們過來時想必瞧見了我們織女鎮的情形,但凡離鎮子近些的地,皆已經有主了,只有南邊山後頭的地,別說一畝,兩畝三畝也是有的。”

他並非故意為難外來者,而是因為織女鎮周邊沒有太多地了。

南邊山後頭有大片無主荒地,因為土地略顯貧瘠加上距離織女鎮有三四裏地、通行並不方便才沒有被開墾。

族人們不知道山後是何場景。

他們恨不能安上雙翅膀飛過去瞅瞅,奈何黑燈瞎火通行不便,即使再急切也要等到明日再說。

王寶興與族老們低聲商量。

因為口音不同、他們說話語速又快,別人根本聽不清他們在說什麽。

“既然如此,我們便多謝裏正的好意了。”

接著,又對小吏道:“官爺護送我們過來委實不容易,夜路難行,不如在此歇息一晚,明日再起身趕路?”

大家人生地不熟,萬一遇見品行不好的地頭蛇就不妙了。

王寶興打算將小吏留到第二日,他先派崇遠等人清晨過去瞅瞅田地是什麽情形,沒有問題再讓小吏離開。

小吏和二十幾個兵丁著實疲憊不堪,他們從清晨就護送車隊來織女鎮,等到深夜才終於落腳,實在沒有力氣在此時折返回去。

考量一小會兒,他便爽快地答應下來。

小吏和他帶來的二十多人住到了裏正家,而車隊則打算在空地上將就著睡。

所有人皆疲憊不堪,木槿和車隊裏的人共同尋了塊空地駐紮,和過去大半年一樣,他們露宿野外,然而心境卻與以往不同。

以前在路上始終擔驚受怕,要麽怕遇見土匪流寇要麽擔心別的災民過來搶糧食,心裏總歸不大安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