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起風(第2/3頁)

若操作得當,說不準他們還能分得近點或者運氣好被分到同一處去呢。

王寶興同木槿說起他的打算,木槿也道:“與官兵們處好至少能多條路走,咱們不至於被人欺淩去。”

在信息不發達的古代,底層百姓被欺壓想申冤都沒處去,若官府清正廉明還好,尚能有條路走,碰見烏煙瘴氣如江梁城般的情形,唯有自認倒黴。

所以,與鄭把總交好,可以讓車隊在他的庇護下順利到達目的地,更不用擔心遇見胃口大想要將他們糧食鯨吞的人。

——

“官爺您也是明州之人?我瞧您對明州的風土人情倒十分熟悉。”王寶興擠出笑問道。

“我的妻小皆在明州城裏頭,這遭將你們送過去正好能家去一趟。”

王寶興會做人,將對方的家底都快給摸透了。

從章陽府到明州的路途很近,不到十日就能抵達。

若道路再平緩些,耗費時間只管更短。

王寶興在鄭把總處打聽到明州富庶的原因。

相比於南方其他地方糧食自給自足之余還能充實朝廷的糧倉,明州所產糧食勉強夠人們吃用罷了。

產糧少和明州有些地方多丘陵山地,大規模種植茶樹有極大的關系。

若料理得好,倒能換去不少銀錢。

鄭把總道:“這兩年正值災年,明州日子不好過,但再過幾年保準能富裕起來。”

王寶興會做人,然而他骨子裏還有讀書人的清高,人家都說士農工商,他是排在第一等的“士”,所以倒不怎麽看得起賣茶之人。

在王寶興看來,老實積累土地財產多賣糧食才是正經事。

後面豎起耳朵聽他們講話的木槿卻上了心。

假如穿越成男性還好,既可以讀書科舉也能努力賺錢買地做個小地主,日子甭提多滋潤。

然而她穿越成封建時代地位低下的女性,雖然底層女性不至於大門不出二門不邁,可照樣受到很多束縛。

如果繼續靠土地過活,那麽她下半輩子只能老實再嫁或者在娘家過日子,和這個時代的大多數女人一樣把希望寄托到兒子身上。

木槿希望自己將命運的韁繩緊緊握住,而非托付於他人,否則太像無法獨立生存的寄生蟲了。

越貧窮、對傳統糧食耕種依賴性越大的地方,女性的地位就會越低微,因為傳統的耕種勞作需要下大力氣,天生力氣比男性小的女人無疑處於弱勢。

若想作為獨立的人而活,就必須靠近城鎮,周邊最好有種茶樹、桑樹的經濟作物,如此才能最大限度發揮出自己的能力。

木槿當然不敢跟王寶興說真實想法。

她勸王寶興:“官爺也是替我們著想,大家手裏有銀子不假,卻總不能世世代代靠那點子銀錢過活,眼下能賺到銀錢把日子過好就成。”

她特別怕王寶興去跟人家要求換地方,所以提前給他做心理建設,王寶興頭腦靈活,想必能清楚一個富庶安穩的地方對於車隊裏的窮苦人家有多友好。

畢竟不是人人都像他一樣屬於小地主階層。

說話間,外面竟刮起大風。

有個瘦到只剩下骨頭架子的小女孩差點被吹起來,得虧她爹娘及時拽住。

周邊是荒蕪的農田,根本沒有地方躲藏。

官兵們讓眾人在小樹林子停下,裏頭有幾十棵樹,能夠為瘦弱的人們提供遮擋,像方才那個小女孩般瘦小的孩子總算不用擔心被吹走。

隨著大風的到來,寒冷同樣有加重的趨勢。

異常的天氣不斷發生,即使處於南方,冬日照常很冷,恐怕有零下十多度,而在大風到來之後,外面只管更為寒冷。

木槿的傷口沒有好利索,抵抗力難免下降,後面居然斷斷續續打噴嚏流鼻涕。

她服下感冒藥才稍微好些。

王李氏希望能有塊姜,在能凍死人的天氣裏,喝上碗暖暖的姜湯甭提多舒坦。

奈何大夥的蔥姜早在江梁城就徹底消耗完,王李氏即使再渴望,也只能幹想。

大風將人們的衣袖吹得四下飛舞,即使隔著口罩和圍巾,木槿都能感覺臉上被風力帶來的刺痛感。

眼見沒辦法繼續趕路,官兵們決定停下,等明日再說。

林子裏不好生太多火,木槿她們便讓各家拿出糧食放在兩個鍋裏燉疙瘩湯,到時候大夥一塊吃。

王寶興吩咐做飯的婦人們再多支幾個鍋。

“官爺們路上實在太辛苦啦,大冷的天,我讓族人們煮了些疙瘩湯,還望官爺們莫要嫌棄,賞臉一道吃用吧。”

普通兵丁根本吃不飽飯,外頭的天又如此冷,聽見有人讓自己吃疙瘩湯,十分麻利地帶上飯碗過去盛。

一共支了五個鐵鍋,勉強給每人盛上碗。

王李氏她們忍著心疼繼續和面做疙瘩湯,那群人餓了好久,一兩碗飯根本吃不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