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打獵(第2/3頁)

崇武啃著饅頭感嘆:“若再有點鹹菜就好了。”

趕路時出汗太多,木槿擔心家人會脫水,有幾回嘗試把鹽放在水裏頭喝,雖說略鹹,但對於嘴巴快淡出鳥的災民來說,已經是罕見的味道了。

喝了淡鹽水肯定會更加口渴,所以木槿只在每回找到水的時候才如此做,倒不至於誤事。

“有飯吃就不孬了,你再挑就讓你跟去年一樣吃五成飽去。”

知曉沒辦法立刻上路,王寶山還真同王李氏商量過往後家裏繼續吃五成飽。

他家糧食和糯米磚加起來大幾千斤,全家人飽飽的吃個兩年不成問題,怕就怕到了南方之後那邊也沒有糧食,所以他總想能多儉省點。

王寶山的猜測並非沒有道理。

走了大幾千裏地,簡直餓殍遍野,他著實不清楚南方還有沒有能讓他們老實種田地的地方。

王寶山總想多留些糧食以備不時之需。

結果木槿卻反對。

家裏人累死累活趕路半年多,身體本來就受損嚴重,停下這段時間正可以好好休養生息,若再為了節省糧食把身體熬壞,反而得不償失。

而且路上還有那麽多人對他們的糧食虎視眈眈,大家必須有足夠的力氣才能保護好糧食。

她不光同家裏人說了這個道理,也與族人們說了個遍。

隊伍裏不少人有和王寶山類似的心思,聽見木槿的話,覺得道理沒錯,停止了為省糧食餓肚子的想法。

不過他們同樣沒有像在路上般吃個十成飽,多數吃九成飽就放下碗筷。

等到門口有人哎呦一聲說:“他們手裏有麅子!不對,還有野兔……”

大夥手裏的飯都不香了,紛紛探頭去瞧。

外頭那夥人是當初第一波過來的,他們居然在大雪天出去打獵去,而且還滿載而歸。

族人們別提有多羨慕了。

那十幾人見到車隊裏不少人走出山洞往自己這頭看,動作裏帶上防備。

為了打到獵物,他們冒著大雪蹲守整夜,險些凍死,面對來之不易的肉食,恨不能死死護住。

除車隊之外,後頭來的災民也見到了他們手裏的東西。

“還能有麅子哩,人家運道可真好。”

他打西邊過來,見到好些野物因為缺水絕跡,這時候能打到野物可真夠幸運的。

“山上有水,不稀奇。”

與大多數人上山的路徑不同,他是抄近路上來的,中間見到個汩汩冒水的泉眼,所以知曉此地有水。

災民們手裏的糧食有限,個別連半粒糧食也沒有,不少生出搏一搏的心思來。

出去說不準還能找到食物多活些日子,但在山洞裏就剩下餓死一條路了,他咬咬牙,把手中的木棍磨尖,決心搏條生路出來。

等到夜裏,居然呼啦啦出去半數多人。

車隊裏也有眼饞的,當時他就在洞口看著,別說野兔,光那只麅子就夠十來個人活半個月,更重要的是,吃肉可比吃幹巴巴的糯米粉舒坦多了。

見到蠢蠢欲動的漢子們,王寶興說:“人家沒糧食才如此,你們幹啥?嫌棄命不夠長嗎?”

外頭還在下大雪,夜裏但凡不夠小心就會直接凍死在雪地裏,更別說山上還有旁的野獸出沒,想要囫圇回來可不容易。

“嘿嘿,俺就瞅瞅。”

他唾沫都快流出來了,哪裏是瞅瞅的事兒,分明想出去打獵。

車隊裏不少男人圍在洞口,時刻關注著出去打獵那群人的動靜,到了晚間還有人不肯睡覺。

“來了,他們過來了……”

那時已經是三更半夜,隊伍裏多數人沉入夢鄉,誰能料到真有人不肯睡覺關注獵物去呢。

他兄弟用氣音問:“手裏有東西嗎?”

除卻要值夜的四人,洞口圍著十來個漢子,都是被眼饞得睡不著才過來的。

外面夜色濃重,一時半會沒法看清楚人家手裏有沒有東西。

直到不久後旁邊山洞傳來烤肉的香味,聞著像麅子味,他們才確定對方收獲不少。

當初在王家村時,族裏有幾個打獵好手曾經打到過麅子,所以對它發出的香味尚算熟悉,光聞味就能大致確定人家多少收獲

當然,聞到的已經被放到火上烤,至於放在山洞裏沒有立馬吃的獵物,他們就沒辦法猜測了。

有人見到旁人吃肉心癢癢,自個也想出去抓獵物來吃。

他們長久沒有聞到肉味,實在太過眼饞,又見到幾波人皆安全回來,原本被王寶興壓下去的想法又重新燃起。

那群人沒有家夥尚能打到獵物,別說自己還有鋤頭菜刀,定能收獲更多獵物。

於是,十來個人商量完,又悄摸摸把車隊裏從前打獵最好的人給薅起來。

那人睡眼朦朧,不清楚究竟發生何事,結果旁邊人居然用激將法:“凈婆婆媽媽的,你還是不是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