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山洞(第3/4頁)

之前下冰雹氣溫驟降,大家穿上夾襖或者棉衣,卻不敢換褲子。

男人還好,然而女眷不好脫下鞋子直接換,在這個時代的人看來,當著男人的面脫去鞋履與赤、裸身體無異。

木槿不在意這些,但禁不住那等有壞心思的人,現在最重要的是逃命,人家的觀念早就根深蒂固,她現在光保命已經心力交瘁,實在沒精力跟人掰扯這個。

還不如幹脆把帳子支起來,到時候也算有個隱私空間。

她打心底裏覺得這場冰雹不會太快停下。

王李氏沒有猶豫就直接答應下來,她沒有木槿想的那麽多,她主要想著能遮遮風。

雖說制帳子的布料非常輕薄,不過有總歸比沒有強。

何況現在外頭的風漸漸起來,而且正對山洞洞口,王李氏擔心外孫外孫女吹冷風得風寒。

與此同時,王寶山父子三人也回來了。

“爹,咱家牛呢?”

王寶山用手指向洞口。

各家占好睡覺的位置後,山洞靠洞口處還有空地,王寶山便將木板車拉進來,把牛拴在木板車上。

有家人動作慢,沒占到好位置,他家木板車只能放在山洞最靠外的地方,差半米就能出洞口了。

怕車上糧食淋濕,他特地把麻袋罩上去。

往後不曉得是啥年成,車上的糧食就是他全家人的命,要小心看顧才對。

而旁邊的王寶山,怕牛掙脫,專門在拴韁繩的位置壓塊大石頭。

把牛安頓好後,他又拎著木桶出去接雹子。

雹子打在身上真疼,可雹子化掉也能當水喝啊,家裏水囊還剩下有水,人倒不曾渴到,牛卻著實受了不少苦頭,他準備接上兩桶冰雹,化掉之後給牛喝了。

好些族人也做了與王寶山同樣的事,有的為了喂牲畜,有的則單純為了讓自己和家裏人有口水喝。

聽完王寶山的話,木槿說:“那恐怕要等好一會兒才行。”

冰雹看著大,但它又不像下大雨很容易就收集好,而且還需要留出融化的時間,能在半個時辰讓牛喝到水已經算了不得。

接著,木槿仿佛想到什麽,轉頭跟王李氏說:“娘,我們今晚熬梗米粥喝吧,每日盡吃糯米粉,嘴裏都覺得沒有味了。”

在全家人的努力之下,崇文崇武挑的擔子裏裝了上百斤糯米粉,近幾個月大家沒有找到水無法做幹糧,只好吃糯米粉充饑。

十天半個月還成,但接連兩個月吃糯米粉,腸胃實在受不住。

聽見木槿的話,崇武不由自主咽下口唾沫。

他幹活多食量大,找到糯米磚後,爹娘再也不拘他吃喝,剛開始崇武活像回到水裏的魚兒,恨不能時刻在肚子裏塞滿東西。

然而時間久了,他也覺出沒味來。

加上每日能喝的水有限,有時候連拉都拉不出來,可苦了他。

現在有梗米吃,他簡直欣喜若狂。

“那也要等雹子化掉才成。”

崇武嘴快,他說:“我們多等會兒就是,反正天才剛黑。”

家裏人對吃頓梗米粥感到十分期待,就連王寶山臉上也帶了笑模樣。

木槿跟隨王寶山出去拿水桶。

她跟著王李氏收拾東西、加上還要哄著精力充沛的吉祥如意,所以沒來得及換褲子,現在身上還穿著夏日穿的單層褲子。

所以剛出山洞就被凍的哆嗦一下。

木槿緊緊上身的夾襖:“外頭可真冷啊。”

說話時,能看到嘴巴哈出來的白氣。

王寶山同樣奇怪:“我上回出來時還沒有這麽冷,老天變臉著實太快了……”

她和王寶山把水桶拎進山洞。

現在已經是第二回 ,頭回的水喂給了快被渴死的牛,木槿手裏的水是用來熬梗米粥的。

見到王李氏把水接回去就想下鍋,木槿趕緊制止她。

雨雪冰雹在下降的過程中會攜帶半空中的沙塵粉粒,雖說如今還沒有開始排放工業廢氣,但幹旱持續近兩年,冰雹中的雜質肯定不會少。

木槿準備等冰雹全化掉稍微沉澱會兒再下鍋,如此能夠略微減小吃壞肚子的可能性。

她同時把話與周邊的族人說了。

不少人不信邪,樓裏說著不幹不凈吃了沒病的話,木槿只好由他去。

再說下去不光落不到好,反而要結仇了。

她也明白古代還有煮雪烹茶的說法,很多人覺得天上下來的雨雪比水井中的水更加純凈,所以還會特地儲存雪水喝。

若非逃荒路上生病的成本太高,木槿說不準同樣好奇古代無汙染的雪水雨水滋味,不過她不能如此做。

在手上藥物十分有限的情況下,她必須盡全力保證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要想活著到達目的地,那就不能有任何意外發生。

幸好王寶山和王李氏性子好,見到閨女堅持,便由她去了。

只不過晚吃會兒飯而已,又不是啥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