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決定(第2/3頁)

然而王寶興遲遲不肯開口並非他忘記了,而是因為他明白大戶人家忌諱多,自己若再糾纏下去,對方不耐煩怎麽是好。

沒想到兩個年輕人好眼力見,居然注意到木槿的小動作。

“夫人可還有旁的想問?”

木槿是婦人打扮,所以對方理所應當地將她認作人婦。

木槿沒有扭捏,她說:“我們沿途沒有找到水源,如今手裏剩下的水著實不多,能不能在您府裏打點水呢?”

她明白這個請求有些冒昧,所以說完之後便低下頭。

和在巷子裏打水不一樣,他們的水井在宅子裏面,所以想要打水必須要進去,兩個主事的年輕人顯然也猶豫了。

他們在大門前能夠看到車隊數百人,府裏加上家丁也不過才三十余人而已,假若車隊真的包藏禍心,那全家老小恐怕就要遭殃。

見到兄長想要答應,年紀小些的少年說:“你們且把水桶拿到門口來吧,我讓家中仆人過去替你們打。”

見到人家居然答應下來,木槿一個勁兒道謝。

前路漫漫,她實在沒辦法才觍著臉跟別人開口的,畢竟如果再找不到水,隊伍中的人和牲畜就沒有辦法繼續前進,光靠她手裏有限的水源實在沒辦法撐到目的地。

知道族長他們不僅成功打探到消息,還給自己要到了水,車隊裏人人都帶著喜悅把自家水桶遞過去。

不過一刻鐘功夫,幾十個水桶就被整齊擺放在門前,與身後的朱漆大門極不協調。

與此同時,兄弟二人也回到內宅。

年長的青年把遇見的事同母親妻子說起,他又說:“我見那群人舉族出來避災,雖體格消瘦,然而面色紅潤,應當不愁吃喝,領頭的老翁舉止亦十分得體,以前恐怕也是鄉紳出身,我便允了他們要水的要求。”

“他們……還進宅子了?”妻子帶著懼怕的表情問。

“沒有,二郎讓家丁們打完拎出去的。”

說完之後,眾人才放下心來。

不過兄弟幾個見到如此龐大的災民車隊,著實上起心來,這群人有足夠的糧食不用出來劫掠,但倘若遇見規模龐大而又糧食不足的呢?

良善歸良善,自己多做些防備才好。

——

退回到巷子時,王寶興還與族人們感嘆這戶人家果然是行善積德之家,若沒有他們,自己恐怕還不知道該何去何從哩。

當初兄弟二人說話時,木槿就在旁邊聽著。

雖然這裏和後世很多地名、習俗皆有差別,但大體背景卻差不離,如果她沒有猜錯,膠陽應該是山東沿海,而他們口中的南方不出意外是在江浙。

江浙土地肥沃,而且一年兩熟或者三熟,在農耕時代是頂好的去處,尤其現在是荒年,到處鬧旱災,江浙降水豐富,正好能夠滿足大家對水源的需求。

她心中更傾向於去江浙安家。

當然,相比於距離陵城更近的膠陽,去江浙的話,所耗費的時間精力更多,在用趕路主要依靠雙腿和牲畜的年代,距離成為阻擋車隊前往江浙的最大障礙。

木槿心事重重,根本沒聽到王李氏說什麽。

“還不快去躺躺,往後趕路哪還有那麽多養身子的時候!”王李氏嗔怪木槿。

木槿雖然能走幾步道,走路時姿態僵硬,一看就是沒好利索,王李氏滿心想著讓她回去躺著。

木槿坐回去時,不忘注意王寶興的動靜。

在現代不覺得有什麽,來到古代之後她才明白女性的話語權有多低,即使她多次幫助車隊度過難關,眾人也對她多了幾分重視,然而她仍舊處處受桎梏。

如果不是王寶興明辨是非,木槿想說話都沒處說去。

所以在決定隊伍未來方面,木槿頂多能比其他婦人多提兩句建議,至於決策權,則和她完全沒有關系。

大家都聽族長的安排。

而作為族長的王寶興剛回來就把宗族裏幾個能頂事的族老喊過去商量對策,說是商量,因為其他人一輩子都在土地裏刨食,逃荒之前連縣城都不曾出過,所以並不了解形勢如何,真正拿主意的還屬王寶興。

王寶興剛說要往南邊去,隊伍裏先有人不樂意了。

在他們看來,越往南距離家鄉越遠,而且逃荒半年以來大家都身心俱疲,實在不想多走幾步道。

上年紀的老人則還有別的顧慮在。

大家還想著往後能有機會落葉歸根,如果真要往南方去,想再回到故地恐怕並不容易。

王寶興脾氣也上來了:“若東邊照樣幹旱要如何是好?到時候再逃一回命?”

聽到王寶興的話,隊伍裏被沉默所裹挾。

人們不知道自己的歸處究竟在何方。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4-02 18:54:47~2022-04-03 19:02:2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我餓了、緣 2瓶;不幾?、23155266、北野薰 1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