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陵城(第2/3頁)

木槿看著沿途風景,即使只準受災比較嚴重的幾個州府災民進入,陵城依舊湧進不少人,路上皆是衣衫襤褸的災民。

至於沿途的鋪子,皆緊閉大門,只有一兩家還開著門,門邊站著孔武有力的漢子。

木槿並不奇怪,這兩年天氣如此多變,顯然是大面積受災,陵城雖說受到的波及稍微小些,卻依舊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她看見城裏的樹也枯死了,應當是今年才枯的,假若沒有猜錯,陵城應該今年才開始鬧災比較嚴重,城中百姓還有往年節省下來的糧食勉強支撐。

古代以農業為主,即使住在城裏,要想養活自己和家人,能做的不過就是做商販、做衙役、給大戶人家做雇工,這部分需求極少,最多的還是種自家一畝三分地。

田地位於城外不遠處且非常肥沃,所以陵城百姓日子過得倒也富足。

聽早進城的災民說,剛開始還有人施過粥呢。

當然,難免有被被餓到眼冒綠光的災民去偷竊或者搶劫,這就導致陵城百姓一個個都閉門不出,好多鋪子也關了門。

按理說,要想好好修整,最好去賃個院子或者找個客棧驛館,但是陵城百姓見到他們是災民,怕自家糧食被搶,根本不敢和他們搭話。

至於說客棧,因為近年鬧災,加上陵城主要靠耕種田地發展,商貿並不發達,所以城中唯一一家客棧早在半年多以前就灰溜溜關了門。

車隊只能尋個僻靜些的地方歇腳。

大家帶的家當皆不算少,若帶著所有的家當來回晃悠,簡直費時費力,所以王寶興讓族裏十來個機靈點的後生到處轉轉,尋個安全點的地方讓大夥停下來歇歇。

之前隊伍裏有人受傷,受傷重的幾人情形不大好,即使受輕傷,日日不要命趕路,也能被熬成重傷,所以王寶興決定先停下來兩日。

當然,他還有別的打算,逃荒以來,大家走了幾千裏路,這還是第一回 進入一個平靜安全的城池,雖說同樣會遇見危險,但與露宿荒郊野外相比,在城裏停歇簡直太過舒坦。

最後,出去探路的人在城裏東南邊尋到個好位置。

附近是個學堂,災荒來臨之後,裏面剩下的人極少,他們可以在學堂外面倚著墻根好好睡一覺。

“而且學堂一看就曉得沒有油水,連入城的災民都沒有在那邊的。”王崇遠補充說。

木槿隨車隊穿越大半個陵城,來到王崇遠他們所說的學堂。

她終於明白王崇遠為何說此地沒有油水了。

學堂不小,聽王寶興說應該是個大戶人家的族學,然而已經敗落,裏面雖有人進出,人數卻極少,瞧著不像有糧食銀兩的模樣。

眾人倚著墻根駐紮,王寶興還特地以囑咐大家莫要打攪人家,否則他們作為外來逃荒的災民,隨時可能被趕走。

他們呆在學堂和另一座宅子中間的小巷子裏,雖說容納數百人以及許多行李略微有些擁擠,但同樣由於巷子比較狹窄,陽光照射過來時會投下一片陰影,所以倒沒有外面那般炎熱。

王李氏和周氏把家裏鋪蓋給鋪好,木槿才緩緩過去側臥在地上,這幾日趕路,她與隊伍裏受傷的人一樣覺得身體熬不住,然而為了能夠活命,只能咬牙硬撐,現在感覺後腰實在太難受。

好不容易有停下修整的機會,她必然不會浪費。

王李氏把外孫外孫女也從竹筐裏抱出來,姐弟倆正當對什麽都好奇的年紀,所以見到與往常截然不同的場景,簡直要手舞足蹈起來。

王李氏臉上也有了笑模樣:“真好,若能讓咱們住在陵城就好了。”

別說,陵城還真允許從災區過來的難民留下,不過卻不會給他們分配房屋土地,再加上現在缺水沒辦法耕種,大戶人家也不再需要長工佃農,要想活命還需要繼續往遠處走。

擺在車隊面前兩個選擇,分別是繼續往東走和往南走。

陵城地理位置優越,雖說商貿不發達,然而土地肥沃、裏面還有好幾家出名的學堂,沒亂起來之前有不少學子前來陵城求學。

因此,陵城通往東邊和南邊的道路也平整,倒方便了車隊趕路。

當然,大家不曉得東邊和南邊究竟是何種情形,所以顯得猶豫不決。

王寶興打算多待幾日,看能不能找到願意跟他們搭話的陵城人打聽打聽周圍如何了。

他還帶著懊悔跟長子說:“當初進城時,我應當趁著那人好說話,多跟他打聽兩句的。”

他說的那人是守城的小頭目,官職雖低微,卻到底是官府中人,耳目比一般百姓要靈通許多。

作者有話說:

感謝在2022-03-30 20:46:04~2022-03-31 22:27:3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我的馬鴨 1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