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官兵(第2/2頁)

王寶興一時間糾結無比,不知要往何處走。

跟他商議的族老們皆等著他拿主意呢。

這時候,有人說:“看面相,那人是個忠厚的,要不咱們就聽他的往北走?”

“上回那個老翁只管更忠厚,還不是做了匪徒!”

他口中的老翁是剛逃荒時想劫掠木槿跟王李氏的那人。

話音一落,竟沒人接茬。

大家心裏頭都在打鼓,不知道該走哪個方向。

他們不能停太久,不然城樓上的官兵說不準還會放第二箭。

無奈之下,眾人幹脆破罐子破摔:“既然無法知曉前路如何,咱們便賭一把,從北面過去,假如真的遇見匪徒,那也是命不好。”

說話時,一張張布滿溝壑的臉上盡是無奈。

現在委實沒有好的法子,只能賭一把,從北邊過去。

從去年就收成不好,周圍好多人早早被餓死,他能活到今日已經是上天保佑,接下來能不能活就看命了。

而且北邊看著更荒涼,行走的人應當少些,土匪如果真的在北邊安營紮寨,說不準連東西都搶不到。

做完決定,浩浩蕩蕩的車隊往北邊行去,帶著無比忐忑的心情去應對無邊的考驗。

而跟他們距離近的災民,見車隊往北走,帶著一家老小跟在後頭。

也有災民嗤一聲笑出來:“北面一看就沒有水,渴死你們算了。俺就往南走,反正俺家沒水沒糧,土匪總不能把俺捉去煮了吃……”

面對跟隨車隊的災民,大家早已習以為常。

只要數量不多,大家夥一般都會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等晚上停下來駐紮時,再離災民遠一點就是。

畢竟一路上又是劫匪又是襲擊人的野狗,十分不太平,有人見木槿她們車隊人多勢眾,每次出發時就會默默跟在後頭,隔個五六米,不知道的還以為自己也是車隊裏的,見到車隊人多勢眾,只好歇下打劫的心思。

野狗同樣如此,這群畜牲有靈性,若只?有幾條野狗,碰見規模巨大的車隊,都會避開,然後再尋形單影只的災民攻擊。

有對帶著個七八歲孩子的夫妻,已經跟在他們後頭一個多月了,這是跟著車隊時間最久的人;而大多數災民跟著跟著就倒在半路上,再也沒法起來。

——

越往北走景色反而越荒涼,一度讓人覺得自己行走在沙漠裏。

雖然由於缺乏地圖、信息傳播途徑有限等原因,木槿穿越以後沒辦法弄清楚自己具體的位置相當於現代什麽地方,不過她根據周圍人的話語以及當地的氣候、農作物等,能夠大致推測出王家村位於中原稍微偏西北的位置,在經歷數月的逃荒以後,現在已經完全處於中原腹地。

按理說氣候應該越來越濕潤才對,可不知為何,竟跟西北一樣,土壤出現沙化現象。

地上的樹木早已枯死,從別的地方尚能看見枯死的野草,在此處卻很難見到。

已經適應白日趕路節奏很少哭鬧的吉祥如意也罕見哭鬧起來,嚇得王寶山趕緊停下牛車。

由於缺水的緣故,雙胞胎早就沒有尿布使,一到休息時間,木槿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給雙胞胎把尿,剛開始時,兩個孩子並不適應,等到後來,他們居然慢慢適應起這種節奏,每回哭鬧,不是餓了就是想解手。①

木槿和王李氏一人一個將孩子抱起來,可雙胞胎沒有跟以前一樣排泄,反而繼續哭鬧不止。

王李氏摸摸孩子的頭,良久才說道:“別是熱的吧。”

此地特別像木槿前世見到的沙漠,她在抵達定陽城以後就發覺晝夜溫差增大,白天氣溫升高,夜晚溫度則像夏初一般不冷不熱,自打經過定陽城,白天氣溫越發高,她感覺午間應該已經超過四十度,即使現在稍微好一點,也得將近四十來度。

木槿用手摸摸孩子,指著竹筐對王李氏說:“先將他們放進去吧。”

孩子被放到竹筐裏以後,木槿又把簾子放下來。

外頭幹熱,有簾子遮擋的話,不僅可以躲避猛烈的陽光,而且還能通過遮陰略微降低溫度。

趕路時木槿又趁王寶山和王李氏都疲憊之際,裝作摸孩子的模樣,迅速將手伸進竹筐裏噴上點水,得虧牛車趕路聲不小,木槿的動作聲被順利遮掩過去。

噴上水至少可以稍微提高一下濕度,也有一小部分降溫效果,孩子可以好受點。

畢竟孩子還小,免疫力不如大人,在極端的環境裏,他們面對的健康風險更大,木槿不得不利用手中有限的資源提前做預防措施。

否則照如今的形勢下去,孩子根本沒辦法活到最後。

作者有話說:

①走到這裏,孩子已經快一歲零三個月了,雖然在現代還用尿布,但是小說裏我給他們設定的是由於沒水,女主特地多給孩子把尿。可能跟現實稍微有一丟丟出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