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借米(第2/2頁)

說借其實不大妥當,更確切說是要來換,她拿著家裏幾斤粗糧過來想跟木槿家換些大米吃。家裏人從下半夜就開始拉肚子,拉到快晌午才稍微好些,肚子裏頭早就沒有東西,公婆合計著再不吃飯恐怕真得讓一家人倒在半路上,打發兒媳過來換斤大米吃。

隊伍裏大米多的人家只有王寶山家,逃荒之前木槿把空間裏一袋大米拿給家裏,這讓他們在尋到水以後還能熬個大米粥暖暖身子,其他人家都是用糠熬粥喝。

即使富裕如王寶興自家,頂多用白面做面疙瘩湯,他家大米已經快見底了。

木槿穿越過來發現周邊真沒有種大米小米的,所以要想有大米小米吃,還得拿自家種的糧食出去換。

府城有其他地界種小米,雖說古代運輸不便,但由於挨得還算近,所以價格倒不算太高,以前王家村又是個出名的富裕村,所以還是能吃到米飯的。

但災荒到來這一兩年,家家日子艱難,比以往拮據,自然沒有余力換米去。

所以,滿月家裏沒有米,只能拿粗糧過來跟木槿家換。

她舍下面子特地過來換大米自然有她的原因:底層平民負擔不起延醫買藥的花費,一輩子吃藥次數屈指可數,腹痛這種小病都是靠自己捱過去,老法子說一整天不進水米之後即可痊愈,也有說熬米粥喝的,各有各的說法,單看選擇相信哪一個。

如果還在家裏頭,滿月家定然會選擇第一種,反正可以一整天不用動彈,躺著便是。

可出發以後,他們就算不用自己拉車,卻得跟著一路往前走,真要一天不進食,恐怕要累死在半路,反正手裏還有糯米磚不至於斷炊,現下拿粗糧去換些大米過來補補身子要緊。

自打逃荒以來,家裏頭就靠著大米來掉頓①,王李氏心裏不大樂意把大米給換出去,她又不能眼睜睜看著滿月家倒在半路上,只好忍下不願,拿著碗過去舀米。

她估摸著給滿月娘舀了差不多兩斤才停下手。

等滿月娘離開,王李氏跟閨女抱怨說:“他家拿的粗糧還不到四斤,卻換了咱家快兩斤米過去,我心裏虧心呐。”

王李氏說話時手捂著胸口,表情很是痛苦。

災年到了以後,三四斤粗糧估摸著只能換上一斤大米,大家都是王家族人,王李氏又不能真的只給人家一斤過去,滿月家一大家子,一斤哪裏夠。

王李氏和王寶山在族裏一向有厚道名聲,王李氏舍不得自己砸自己的招牌,忍著心痛給滿月娘舀了快兩斤大米過去。

王李氏絮絮叨叨說了大半天,木槿曉得她不舍家裏的大米,順著她說下去,好一陣才讓王李氏平復下來。

滿月家同樣熱鬧,熬粥的間隙,劉福貴還捎帶著過去一趟。

自打上次有“仙人”相助,劉福貴就覺得自己有老天庇佑,多多行善積德有朝一日必然可以飛升做神仙去。

所以,見到滿月家慘狀,他覺得或許滿月家在路上招惹了邪穢,畢竟昨個車隊裏不少人見識過煮人肉的慘狀。

滿月家是他祖父母當家,兩老口聽完覺得有道理,就讓劉福貴過去替一家人叫叫魂,祈求上天保佑他家可以渡過此次劫難。

滿月奶奶跪在地上雙手合十:“等俺家活著安定下來,必然好好供奉神仙,老天爺保佑俺一家人趕緊好起來……”

她後頭念叨不少話,除卻跟她挨得近的劉福貴,其他人並未聽清楚。

劉福貴同樣念叨一通,還點著一柱香跪著插在地上。到了災年,手裏還能剩下香燭的人家,恐怕只有劉福貴,其他人雖多多少少迷信,卻完全比不得劉福貴虔誠。

劉福貴屬於即使只剩下一碗飯,吃之前也要供奉各路神仙的人,所以他覺得神仙不保佑自己還能保佑誰。

“我已替你家求了神仙庇佑,只要你們虔誠供奉,必定能好起來,且放寬心就是。”劉福貴離開以前不忘囑咐說。

當初見到劉福貴受傷之後表現地神神叨叨,滿月一家人跟隊伍裏其他人一樣覺得是他招惹邪祟,現在走投無路之下,唯有選擇相信劉福貴。

說不準可以好起來呢,滿月一家心裏想著。

作者有話說:

①掉頓:掉頓是指吃點好的,算是方言範疇,這裏給大家標一下。感謝在2022-02-25 23:36:22~2022-02-26 19:31:5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北野薰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