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陡坡(第2/2頁)

有人譏諷不過是前進過程中一個小插曲,最讓人頭疼的要屬怎麽才能把一車車行李穩穩當當運過去。

別的還好,怎麽運水卻很讓人頭疼。

天氣一日日轉暖,雖說晚上依舊很冷,但白天有太陽照著的話,並不算太冷,水桶裏的水在白天也不再結冰。

這樣一來,趕路時一旦遇到顛簸點的路,就很容易讓水灑出來,大家趕路時將木桶緊緊綁在車上,繩子饒上一圈又一圈,就這樣還不時有水撒出來,如果要走陡坡,還不曉得得浪費多少水呢。

崇文看木板車上的水桶良久,才問王寶山:“爹,咱把水桶卸下來?”

照崇文的意思,畜牲拉車到底不穩當,何況前面如此陡峭,一個不小心就會把水給灑掉,最好把水桶放下來,他跟崇武兩個人拎過去,拎的時候小心些,就算沒法子避免灑水,也能少灑一點。

木槿同樣覺得崇文的辦法可行,如果真放在牛車上,一桶水到最後剩不下多少,人拎過去才最妥當。

她附和說:“到時候讓兄長和崇武一人拎一桶過去,爹你趕著牛車,我們幾個女眷走旁邊扶著,若有東西掉出來或遇到旁的事,我們也好趕緊把東西收拾住。”

一家人肯定沒辦法一趟都過去,王寶山趕著牛車和家裏女眷先行,崇文崇武在原地守著兩桶水和挑的擔子,木槿把吉祥如意也托付給他二人。

原因無他,前面的路十分陡峭,一個不小心就會連車都翻掉,兩個孩子呆在上頭實在不安全。

崇文還想跟過去扶牛車,等順利把車趕到對面後他再回來拎水桶,木槿連忙拒絕:“大哥,你和崇武呆在此處正好可以歇歇力氣,前頭路可不好走,來回兩趟的話,身子受不住。”

崇文崇武這段時間在山路上來回挑水、挑擔子比家裏其他人更辛苦,前頭路又這樣難行,木槿都怕他二人累垮。

崇文崇武到底沒有跟過去,兄弟倆眼巴巴看著自家牛車,生怕有個好歹。

趕車的王寶山只管更怕,他是個趕車的老把式了,但從來沒有走過這般險峻的路,冒著細汗的手緊緊抓著韁繩,生怕黃牛走錯一步。

木槿緊緊抓住車轅,王李氏則扶住牛車上綁糧食的繩子,仿佛這樣就可以避免東西落下來。

下坡時木槿還險些滑一腳

——腳下那塊石頭不同尋常的光滑,她的注意力又都放在牛車上,難免出狀況。

不過下坡時,他們算幸運的,黃牛行得慢卻極穩當,至少沒有出太大狀況。

上去的坡路依舊很陡,人還好,拉著一整車東西的牛卻不輕松,黃牛吭哧吭哧地上坡,中間甚至停滯下來。

當時看得全家人心裏咯噔一下,如果停在半坡,一不小心就會滑下去,所以王寶山只能不停抽打著黃牛繼續向前走。

一家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牛車拉到對面來,停下時全家人都狠狠松上一口氣,而趕車的王寶山額頭上、後背上皆是汗,他太怕出問題了。

不遠處的崇文崇武見家裏的牛車順利走到對過,同樣欣喜不已。

當初做出要越過陡坡這個決定時,他們最擔心牛車會在半路翻了或者裏頭的東西掉出來,見到牛車順利走過去,二人壓在心頭的石頭才終於落下來。

木槿略微歇息一會,就跟王寶山一起過去接應崇文崇武,留下王李氏和周氏看著牛車上的行李。

周遭不時有難民經過,其中不乏有覬覦車上糧食想趁亂撿漏之人,所以得好好防範才是。

還好,隊伍裏好幾戶人家都把車趕過去,王李氏婆媳倒不必擔心勢單力孤。

木槿把一個孩子拿東西兜在後背上,一個抱在懷裏,小心翼翼往前走。

而後頭跟著挑擔子的崇文,拎水桶的崇武和王寶山,尤其是王寶山和崇武,生怕一個不小心把水給潑了。

中途不免灑出一點水來,換來王寶山一個勁地嘆氣。

而隊伍裏有兩戶人家,卻不像他們這般幸運,因為急著趕到對面,心存僥幸將水綁在車上拉過去,卻一不小心算給灑掉,那家人眼淚都掉出來。

隊伍裏一時間無比沉默。

作者有話說:

這裏的族老或者老人,是指和王寶興一個輩分或者輩分稍微高一點的人,差不多都是四十幾歲或者五十來歲,他們這個年紀在古代已經妥妥的老年了,在族裏話語權相應比較重。

感謝在2022-02-11 13:19:03~2022-02-12 16:14:4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48030801、劉劉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泉心 5瓶;深海不藍、北野薰、本我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