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賣妻(第3/4頁)

周氏瑟縮在崇文身後,連頭都不敢露,她看得出來,眼前人的主家非富即貴,但是她只想和崇文過一輩子粗茶淡飯的日子,並不想到大戶人家過傳聞中吃香喝辣的生活。

周氏這般天生麗質還有一身好皮子的婦人太過罕見,錯過這個,往後還不曉得多久才能遇到下一個,領頭的人繼續同崇文說:“除了糧食,我再給你二百兩銀子。”

尋常人家,很難扛得住如此誘惑,何況還是出來逃難的。

周氏聽到這句話,整個人瑟縮一下,荒年裏的二百兩銀子可不同以往,王家雖然小有家財,但是為了逃避徭役而舉家外逃,如果以後安定下來,恐怕還得需要一大筆銀子買地安家,二百兩銀子的誘惑已經非常大了。

可是崇文依舊不曾答應,他對來人拱手道:“我既娶妻,就不能因為遇到困厄而拋棄妻子,不能因為富貴而賣掉妻子,還請老爺們另外尋願意的人家罷。”

好說歹說,見崇文態度始終不變,他們只能帶著遺憾離開。

崇文也松了一口氣。

那群人一看就是富貴人家的家仆,而且看衣著,主家還不是普通的地主鄉紳,那氣勢恐怕只有王公貴族才會有的。崇文拒絕時同樣心驚膽戰,生怕他們會仗勢欺人,像戲文裏那樣強搶民女,好在他們沒有過多糾纏就先行離去了。

見到人群散去,周氏才從崇文身後走出來,她的腿還在顫抖著。

見到崇文面對這樣大的誘惑還沒有賣掉她,周氏眼淚都要出來了,她有好些話想跟崇文說,卻又不曉得該怎麽說。

周氏含著眼淚,嘴唇輕微顫動:“當家的……”

就像許多夫妻一樣,他們從來不會對對方說滑頭話,崇文咳嗽一聲,說:“去收拾碗筷吧。”

周氏用手把眼淚抹掉,避過看熱鬧的人群,就去收拾碗筷了。

做飯時,一般都是她同王李氏一起,但全家人吃喝完,便各自做事去了,剩下她收拾鍋碗,見到王李氏在搬鍋,周氏冷汗都快嚇出來了,趕緊上去接到自己手上來。

周氏是最典型的古代女性,有在家從父出嫁從夫的傳統思想,也有自己的小心思。

在她眼裏,剛才崇文為她拒絕掉那二百兩銀子,說不準公婆會不高興,二百兩銀子,即使在好的年成,恐怕也得兩三年才能賺回來,而且好年成還不是每年都有。

一想到這麽多銀子,周氏心裏頭就忐忑不安。②

周氏爹娘早就聽到王家這頭的動靜,兩家挨的不算太近,周母心疼閨女,本來想立馬趕過來的,可是周大山死活不讓她過去,嘴裏說:“大丫既然嫁到王家,那就是他家的人,就算把大丫賣了,同咱們家也沒幹系。”

周大山本來就不重視閨女,在他看來,來人非富即貴,如果王家真的把大丫賣掉,那就真的欠他們周家了,到時候說不準還能從王家多要點好處,接濟家裏兒子和兄弟周大海一家。

見到周母準備往王家那頭去,周大山揮舞起拳頭,惡狠狠地說:“你若過去,回來我一定打斷你的腿!”

周母本來就被當家的毆打許多年,她打心底裏懼怕周大山。

聽到周大山的威脅,她抹著眼淚勸:“大丫可是你的親閨女啊,咱不能不管大丫。”

結果等事情平息,周母才有機會過去看看閨女。

周氏本來就恐懼不已,見到母親,眼淚直接流了下來。

她現在滿心後怕。

周母摸著閨女的頭,勸著她:“大郎跟你好,你也得跟大郎好好過日子,你爹你叔嬸終究不會護著你,只有大郎才會一心一意對你。”

閨女嫁到王家以後,小夫妻感情一向好,崇文疼他們家大丫,大丫也是,見到崇文受累就心疼的受不了,這些日子崇文挑擔子,肩膀上頭一片紅腫,全靠著周氏每天花時間給他按。

只不過周大山時常給閨女說要幫著娘家兄弟叔伯,才讓兩頭有了嫌隙。

按周母的想法,閨女嫁到王家,就應當和大郎好生過日子,至於娘家人,只要管著他們不餓死就好,只有周大山,則不管閨女日子過得如何,一心一意攛掇閨女多給娘家人謀好處。

周母打心底裏想讓閨女女婿好生過日子,可她被周大山拳打腳踢打怕了,並不敢當著周大山跟閨女說什麽。

作者有話說:

①古代大多數女性都是要從事勞動的,這甚至和城鄉無關,許多住在城裏的人也有田地,也需要下地幹活。所以,由於種種原因,女性皮膚普遍比較差,好皮膚只有富貴人家的女眷才會有,至於周氏這種天生面若桃花的十分罕見。

②我在塑造人物時,想把每個人都盡量塑造的立體一點。比如說周氏,在女主的角度看,她的確挺煩人,但是從崇文的角度看,周氏就是願意陪他同甘共苦、見到他勞累會無比心疼的妻子。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在周氏那裏,家裏糧食緊缺時,女主應該被放棄;女主那裏,如果王家糧食沒有了,那麽她可能只會管父母以及崇文崇武,她也會放棄周氏,她們的矛盾究根到底就是利益關系,她們立場不同,沒有誰好誰壞的問題,這只是一種天然的利益對立。寫這一段可能會有人像在免費章節一樣追著我罵,但是還是想給大家呈現出一點不一樣的東西。如果寫的不夠好,也請大家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