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萬更(第3/7頁)

他攢了半輩子銀子,才買來一頭牛,還沒有好好用上兩年,牛居然先累倒了。

王寶根求到族長那裏。

只有王寶興家有兩輛車,有多余的地方帶澡桶,所以只有他家還剩下水了。

其實,中途有好幾戶人家借水借到王寶興家,可王寶興無一例外地拒絕了。

遲遲沒有發現水源,他都不曉得自家帶的水能夠支撐到何時,就算他肯借,可隊伍裏幾百號人,他又能夠借給幾家呢?所以,王寶興直接一個都不借。

但此刻不同,王寶根是同族的兄弟,他家牛眼看著要渴死,王寶興要是不借給他水的話,照王寶根對自家牲口的重視程度來說,兩家恐怕得因此結怨。

並非王寶根品行不好,相反,他是王家村數得著的厚道人,光看他在災荒年間為了讓女兒活命而把女兒從婆家接回娘家就能看明白。這個時代,女性地位低,即使家裏人都秉承著“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這一理念,重男輕女普遍存在,家裏吃的喝的都先緊著兒子,在荒年裏能接濟閨女家幾斤糧食已經算對閨女極好,像王寶根家一樣為了能讓閨女活命而把她從婆家接回的極其罕見。

自從穿越,木槿才真正體會到舊時代女性的悲慘,像王寶根家閨女荷花那樣命好的只是少數幸運兒,大多數女人在出嫁以後只能和婆家共沉淪,還有一部分女性則像紅花一樣,為了家裏人能活命而被賣掉。

對兒女疼愛、對村裏人友善的王寶根在王家村有著極好的名聲,在宗族裏的威望也是僅次於族長王寶興。

別看王寶山曾經借給大家糧食,實則他的威望遠遠不及王寶根,這和王寶山性子過分軟和以及沒主見分不開關系。

所以,按照王寶根的威望,一旦結怨,再想跟現在一樣讓族人們齊心協力一起往前,恐怕就很難了。王寶興考慮到這一點,糾結一番,還是給他打了半桶水過去,一開始打了大半桶,但是王寶興看著一雙雙眼睛,又舀回去幾瓢。③

對於王寶根來說,這可是救命的水,他自家只剩下半個水囊的水,根本起不到多大的作用,但族長接濟的半桶水卻能夠讓牛活命。

整個隊伍都停下來等他,尤其是族裏人,沒一個抱怨的。

王寶根早在見到牛倒下去的一瞬間,就把套在牛背上的木板車卸下,牛幾乎是跪趴的姿勢。

王寶根把水桶湊到牛嘴邊,牛雖然已經口吐白沫,但一半是因為勞累,一半是口渴,甚至口渴占主要原因,王寶根一把水桶湊過去,它就主動低頭飲水,直到水桶變得一幹二凈。

喝完水又緩了好長時間才緩過來。

見到自家的寶貝黃牛恢復正常,他的心裏充滿了對王寶興的感激,暗暗發誓以後一定要報答族長。

隊伍停下來時,木槿就癱坐到地上,說實話,她和族裏人一樣,因為每天趕路幾乎處於麻木的狀態。

以前的話,木槿算得上是個感情充沛的人,可自從開始逃荒以後,她甚至覺得自己越來越接近一台只會走路的機器,周邊那些人也都是機器,所有機器的目的都在於向前走,至於終點在哪裏,沒有人知道。

和家裏其他人不同,王寶山則充滿了擔憂。

因為家裏人多攜帶的水又十分有限,王寶山出發十來天就給牛喂過一次水,還只有兩瓢,看到王寶根家裏的情況,他又驚又怕,生怕下一個就輪到自家。

其他有牲畜的人家一樣覺得怕,對於他們來說,牲畜幾乎就是最貴重的家產,以前可以耕地,現在可以拉車,以後如果糧食耗盡還能變成救命糧。現在才剛出發不久,前路很長,如果牲畜這樣早就倒下,對於他們來說無異於滅頂之災。

王寶根牛能夠重新站起來,而且可以正常前行,已經是半個時辰之後。

趕路時,就有走在前頭的人懇求王寶興:“族長,俺家實在沒有水,再這樣下去,牛遲早要渴死,前頭要是還有村子,咱們停下來尋些水吧。”

十天以前,面對有人想要尋水的要求,沒有一個人出聲贊同;今天,那個人話音剛落,就響起一片附和聲。

有牲畜的人家已經瀕臨絕境,而沒有牲畜的人家,帶的水也所剩無幾,每個人對水都有著一種近乎瘋狂的渴望。

相比於考慮到自家的人,作為王家村村長和王氏族長的王寶興顯然有更多顧慮,他還需要考慮萬一他們帶著家當深入到一個陌生的村莊,裏頭要是還有不少人的話,無異於羊入虎口。

不過現在這個情形,與其把所有人都渴死,還不如冒險一搏。

見到王寶興終於點頭,村民們原本麻木的臉上終於又出現鮮活的表情。

“不過,咱們且說好,你們每家每戶都帶著不少的家當,若碰到那等有歹心的,恐怕得生亂子。每戶人家出一個漢子,帶著家夥進去探探情況,其他人且在遠處等著,若裏頭沒有危險再過去打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