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綁腿(第2/2頁)

張老漢曉得王寶興才是主事人,見隊伍裏都因為連夜趕路而直不起腿來,忙走到王寶興那頭同他說:“我見諸人都疲累不已,早年我聽一起走街串巷的夥計說,若要長途奔襲,最好取一布條纏在腿上,如此一來腿便不會這般疼痛難忍了。”

那還是數十年前聽過的,因為時間間隔太久遠,張老漢能夠想起來極其不易。

還是因為連日趕路腿腳疼痛不已,張老漢才隱約記起旁人同他說過的這一個法子來。

不過不管他還是當年的小販都沒有親自嘗試過,當年將此法告知他的小販亦是從旁人那裏聽說的。

因為交通運輸的不便,普通百姓都是圍著自家一畝三分地打轉,即使大地主也很少有出遠門的機會,如果需要出遠門,大多就是身上有功名離鄉進行科舉考試或者被征兵入伍,也有遠到西域的商人,不過因為商人地位低下,加上風險極高,這一類人數目並不多,普通百姓沒有同他們接觸的機會。

包括張老漢,他聽到的消息都不曉得是第幾手了,可這對於王家村的人來說,仍舊十分稀奇。村民們日常從事繁重的勞動,田地裏的活需要他們下大力氣,卻並不用像逃荒一樣動輒走上幾十裏地,他們因此並不懂得這些法子。

王寶興聽罷忙問他具體要如何做,可惜張老漢只曉得是在小腿上纏布條,具體要如何做卻不清楚。

王寶興想著,他們才剛出發,就有好多人覺得熬不住,必須找個法子緩解一下,否則長此以往不是辦法。因此,不管張老漢的方法管不管用,都可以試一試。

待張老漢一走,王寶興婆娘湊到他跟前說:“綁腿同裹小腳差不離,等天黑我給你裹一遭,若合適,你再同族人們去說。”

他婆娘是個小腳婦人,張老漢說話時她就在不遠處,特地豎起耳朵聽了一嘴,她覺得這個法子同裹小腳大同小異,摸索摸索就能明白。

王寶興從行李裏頭翻出一件穿舊的衣裳,讓他婆娘剪成裹腳布那樣的布條,再綁在腿上。①

裹完後,王寶興跺跺腿,腿上的緊繃感讓他走路都覺得別扭,王寶興自己都懷疑起綁腿能不能行來。

不過現在已經出發,他婆娘替他纏上去時又纏的緊緊的,一時間很難解開,王寶興只好抱著試試看的態度繼續。

天一黑他們就停下來,不為別的,實在是沒有力氣繼續往前趕路了。

昨天走了一天一夜,今天早晨到武城縣附近停留了半個時辰便開始趕路,晌午同樣匆匆歇一會兒便繼續向前,就算鐵打的身體都熬不住,更不要說缺衣少食的人了。

所以,今天天一黑,大夥便停下來準備歇息。

不說旁人,光木槿就直接伸腿坐到地上,即使地上都是灰塵,但在她面前早就不算什麽,逃荒路上哪有那麽多講究。

王李氏比木槿稍微好一點,她跟王寶山上午和下午趕路的中間,都會坐到牛車上歇息一小會,喘過氣來就接著下車趕路,他們怕累到家裏的牛,每次坐到牛車上頂多半個小時功夫,雖然說王李氏趕路一整天在牛車上坐著的時間加起來頂多一個小時,但作用不小,她不必像其他人一樣累得氣喘籲籲,或者像同族的嫂子們一樣半路昏倒。

見到木槿癱坐在地上,王李氏過去給兩個孩子把尿。

即使木槿盡量增加給孩子把尿的頻率,好讓他們少耗費尿布,可是出發三天,兩個孩子仍然快用完了十幾條尿布,這還是她們節省到不能再節省的結果。

木槿準備等晚上大家歇下,找個機會把尿布給洗一下,不然兩個孩子得受罪。

晚上照舊沒有熬粥,而是把水熱了一熱,每個人分了幾口暖身子,這次分的比早上還要少得多。

家裏帶來的水囊在出發的第二天就已經空了,現在帶來的兩木桶水,還剩下一桶多一點,還不知道何時才能找到水源,他們得節省著用。

作者有話說:

感謝北野薰在前幾章評論中提出的綁腿的意見,後面還有好幾位讀者也在評論區說了一下細節。謝謝你們的提示,我自己在構思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到這一點,大家的建議太棒啦!感謝在2022-01-27 14:43:45~2022-01-28 08:03:16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本我、北野薰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