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幹旱(第2/3頁)

所以,今天商量好,崇文崇武守上半夜,王崇遠王崇運守下半夜。

如此一來,崇文崇武可以在值完上半夜之後多休息一會兒。

由於今天頭一遭,所以家裏頭讓兩兄弟都過去,下一遭王李氏就準備自己和周氏輪流來。

崇武已經不打算睡覺,他抱著鐵鍬,同木槿說:“姐姐,剛才你可太厲害了,我都不敢當著幾百人的面說話。”

崇武長到十五歲,第一回 見到像姐姐一樣的女子。

“不過剛才爹娘說讓舅舅和大嫂娘家人一塊同咱家值夜,你怎麽拒絕了?”

當時王李氏正同王寶山說起,就說只讓崇文值夜,剩下一個人就從李家或者周家人裏頭輪著來,木槿正好在旁邊,幾度勸說才讓他們打消這個心思。

崇武知道之後特別不解,讓其他人幫忙分擔不是挺好的嗎?

“若兩家是個省心的,我也願意讓他們出力,如此一來你和大哥可以多休息一會兒。但你知舅舅和周家人的性子,若真讓他們來,顯得咱們欠他們人情,到時候他們再來索要東西,你給還是不給?”

其實,木槿更怕萬一真遇到匪徒,他們會不會渾水摸魚。趕上一整天的路,每個人都恨不能倒地就睡,晚上肯定睡得沉沉的,萬一真遇到事情,那可就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了。

周家叔嬸一看就不是地道人,到時候若真來這麽一出,王家人恐怕連哭都沒處去。木槿但願這是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但總歸不得不防。

——

車雖然已經卸下來,但上頭的東西還牢牢綁在車上,他們睡覺都是把被褥拿下來鋪到地上。

因為幹旱的緣故,地上沒有濕氣,但天氣寒冷,寒氣仍透過被褥傳到人身上。

王李氏在動身前帶上了自家的竹席,睡覺前把竹席鋪在最下面,然後鋪上一層鋪蓋,她和閨女兒媳睡在上頭。

木槿去年讓王李氏做的厚棉被正好有了用處,被子又大又厚重,能讓三個成年女性蓋著,上頭都不用單獨再鋪一層。

當然,就算竹筐很大,依舊容不下雙胞胎二人一塊躺著,所以晚上睡覺時,他們得跟木槿一塊睡。

大人的話,一層席子一層褥子還沒事,可孩子總受不住。

木槿又在上頭給他們單獨鋪上小褥子,這是她出發前把空間裏的雨衣布剪小又在裏頭加上一層厚厚的棉花,用被面縫補起來的,總歸能起到隔絕寒氣和濕氣的作用?

男人那邊在地上鋪的同木槿她們一樣,但奈何沒有又厚又大的被子,只能用家裏頭的厚被一人一條,又在最上邊搭上一層薄被了事。

而且牛車空間有限,主要放糧食鐵鍋還有被褥這等貴重物什,並沒有地方讓他們放枕頭,因為枕頭不值錢,到了新地方找點糠塞進原先的枕頭套裏頭即可,所以家裏人沒有帶枕頭,大家都枕著自己的包袱裏的衣裳入睡。

幾乎所有人家都如此,木槿她們尚不算特別。

只不過衣服不如枕頭舒服而已。

這一覺睡得著實不舒服,腰底下很硌得慌,加上前一天步行二十裏路,腿根本就緩不過來,一抽一抽地疼,木槿晚上就曾疼醒過一次。

當時她看著夜色,強迫自己入眠。

逃荒路上不允許有任何嬌生慣養的習慣,她要做的只有保持最佳的身體狀態,只有這樣才能活著到達目的地。

早晨木槿天沒亮就醒來了。

她看了一眼手表,現在才淩晨五點,天色黑蒙蒙的,因為處於冬春之交,得六點多才會天亮。

王崇遠和王崇運顯然熬了一夜,兩個人強睜著眼睛,仿佛下一秒就會睡過去。

木槿趁家裏人都睡著,從空間裏移出半桶水喂牛。

他們走了二十裏路,到處都是□□旱到出現裂紋的大地,看不到任何水源。

家裏頭就帶了兩木桶的水,人用的時候還得小心翼翼生怕浪費一滴。

所以昨天他們除出發前喂牛喝過水之外,此後就再不曾喂過。

並非王家人不愛惜家裏頭的牲畜,而是實在沒有多余的,只能一切先緊著人喝。

大約極渴,老黃牛低頭幾分鐘就把桶裏的水喝得一幹二凈,要放平時,老黃牛一天平均飲水量是兩桶,不過現在水源緊張,木槿就算空間裏頭有四大甕水,也不敢亂用,只能提供給它維持生存的最低用水量。

畢竟家裏頭就靠一頭老黃牛,它若渴死,車上糧食多其余家當也多的王家人必然舉步維艱。

另一邊,不知道木槿已經悄悄喂過水的王寶山憂心忡忡地看著家裏放水的木桶。

昨天第一天出來,歇腳時只覺得又累又冷,所以熬粥喝就用了將近半桶水,照這個用法,幾天之後水就會被用光,所以今天他讓王李氏莫要再熬粥,每個人就著水吃餅子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