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逃荒(第2/3頁)

當然,還有姻親來投奔他們一起走的,這種姻親一般關系非常親近,比如女兒女婿家或者媳婦娘家,走的十五六戶裏頭差不多十來戶都提挈著親戚一道。

小農社會強調人多力量大,重視宗族血緣,木槿穿過來之後見得多了便不以為奇。

村裏走了十五戶人家,剩下的四五戶死活都不肯離開,於是就由族長出面把其余人的房屋土地托付給留下的人家。

“要是有水的話,土地你們先耕著,等我們回來再還回來就是。”

族長的意思很明確,就是說他們逃荒時土地隨便誰來耕種,但要是官府不追究,他們有朝一日還能回來,土地房屋就得還回來。

剩下的人皆點頭說:“曉得了。”

前段時間王寶興就曾派人出去探路,大夥皆曉得方圓幾十裏恐怕找不到水源,所以一個個都把自家的水囊裝滿,順帶著把木桶放在自家板車上,上面裝滿水,以備不時之需。

因為大多數人家沒有牛或者騾子,自己吃飽喝足就可以,所以倒也省事。

而那七八家有牲畜的還得準備牲畜用的水,一頭牛用的就比一家人用的要多,這可難倒許多人。

王寶興家一頭牛和一頭騾子,用水量最大,不過因為有兩輛車的關系,他就算糧食帶的多,還能空出位置綁了一個大澡桶在車上,澡桶很大,裏面的水不容易灑出來,省著點用的話,能夠他們一家人和牲畜用上十來日。

而其他有牲畜的人家就不那麽容易了,他們只有一輛車,上面放滿了糧食和家當,最多可以再放上裝滿水的木桶而已,人倒夠用,可牲畜可受不了。

但他們沒法子,車上實在裝不下澡桶或者大甕,只能夠多綁上幾個木桶,綁的牢牢的,盡量少往外灑水。

王寶山家便是如此,出發前王李氏就燒好滿滿一大鍋水,把水裝進家裏的水囊裏頭,又在牛車上牢牢綁上兩個木桶,裝滿水才松下一口氣。

當然,家家戶戶臨走前都把家裏的鐵鍋從土灶上拆下來,裝到木板車上面,這時候鹽鐵都由官府掌握,再加上冶鐵水平有限,所以鐵鍋的價格對於莊稼人來說極其高昂,他們必然舍不得把鍋丟下。

木槿在出發前幾個時辰,趁沒有人注意,把王家的大甕收進空間裏,又跑到村口那口井邊,裝滿一大甕的水放到空間。

因為怕被人發現,木槿緊趕慢趕整個打水過程才花掉十來分鐘,完事後累得滿頭大汗。幸好有夜色掩映,才不至於被人發現。

現在加上原先儲存的,木槿空間裏有兩個木制澡桶和兩個大甕都裝滿了水,如果只有人飲用的話,可以夠木槿和王家人用上兩個月,即使有牲畜應當也夠撐上將近一個月。

木槿出去時間不長,王家人並沒有任何懷疑。

所以,木槿並沒有像王家人一樣憂心水源的問題。

一行人就這般浩浩湯湯離開生於此長於此的王家村,往異鄉的方向走去。

尤其一些老人,明白自己往後恐怕再也沒有機會回王家村,臨走時抹著眼淚深深望一眼家鄉,再望一眼家鄉。

縣城的城門緊緊關著,沒有辦法通行,且王家村諸人又是逃徭役去的,壓根不敢靠近縣城。

他們準備從縣城旁邊的東楊村繞道繼續往東走。

紅花便是給東楊村的楊老爺做妾。

不過楊家大院大門緊閉,顯然主人家已經離開。

但王家村諸人尚未從離開家鄉的痛苦中緩過來,自然沒有心情想紅花的事。

而紅花爹娘覺得閨女既然被楊老爺納去,那就是楊老爺的人,和娘家再無幹系,所以並不憂心紅花的去處。

有牲畜的人家走的快些,便在前頭,那等人力拉板車或者挑擔子的跟在後頭。

就算家裏頭有牲畜拉車,人們怕累壞了它們,並不敢坐上去給牛或者騾子增加負擔,一個個皆步行著。

這時候雖然已經三月份,可是天氣依舊寒冷,王家那用來裝水的兩個木桶出發幾個時辰就結上一層厚厚的冰。

這樣也好,至少水不會溢出來。

王寶山是趕車的老把式,他在前頭趕車,崇文跟在後頭用扁擔挑著兩個大竹筐,顯然十分吃力。

而家裏頭的女眷皆在旁邊步行,木槿一邊走一邊護著吉祥如意。

雙胞胎現下已經快要一歲了,大人趕路壓根抱不動他們,所以王李氏特地布置了一個大竹筐,在裏頭鋪上厚厚的一層被褥,把雙胞胎放進去。

牛車行駛平穩,加上還有大人在旁邊走路看顧,倒不至於讓他們受太大的苦頭。

最讓木槿擔心的便是外頭天氣冷,大人都拿布巾一層層捂住頭臉,孩子肌膚更為嬌嫩,木槿此前就同王李氏給他們一人準備了一頂小棉帽,但依舊免不了讓他們受冷風的摧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