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傷情(第2/2頁)

木槿給兩個孩子喂上飯,又哄上許久才把他們哄睡著。

雙胞胎大些以後,木槿除了喂奶粉之外,還會喂他們些小米粥,還有空間裏的旺仔小饅頭,力求讓他們在物質匱乏的時代能盡量長得壯一些。

現在她已經很少給吉祥如意喂奶粉了,三個多月他們消化系統還很弱,沒辦法用其他食物,木槿迫不得已才冒險給他們喂奶粉。但那些奶粉畢竟不是嬰幼兒用的,她總擔心吉祥如意吃了會有副作用,所以過五個月之後就開始加一點點輔食,六個月之後輔食已經開始在他們的進食清單裏占了大頭。

見到他們現在還健健康康的,木槿懸著好久的心才終於落下來。

她給外間的火灶填好柴火,躡手躡腳鎖好門出去。

由於今天村裏將近半數人出去砍柴的關系,今夜不像之前那般死寂,不時有火把的光亮傳出。

所以木槿沒有拿手電筒出來,她借著火光和月色來到王家。

崇文和崇武才回來不久,身上還沒有暖和過來,一人抱著一碗姜湯在那裏喝著。

崇武絮絮叨叨地說著今天的見聞,其中大半部分都在描述今天天氣多冷。

“我拿了弓箭過去,還想著萬一有野物呢,到時候打完正好解解饞,誰知在外頭一天都沒有看到一只影子。”崇武失望地說。

那只弓箭還是前年他跟王寶山去城裏賣糧時特地央求王寶山買回來的,據說花了半兩銀子,結果一次都沒有用上。

崇文在一旁奚落他:“那麽多人家缺糧,要有野物還能輪到你?恐怕早就被缺糧的人家獵回去了。”

還沒入冬的時候,的確有不少人家進山碰運氣,大部分一無所獲,一小部分能幸運地逮個野雞或者野兔。

崇文又跟王寶山說起王崇遠回家來的事。

王崇遠是他們這一輩最大的,按族裏輩分他們得叫大哥。

“大哥的胳膊上繃著帶子,我瞅著傷的不算輕。”崇文說。

王崇遠回來的事並沒有聲張,他們本家都不清楚,崇文知道還是因為二伯家雇栓柱打柴,栓柱幹活麻利,但由於他們家要的柴火格外多,栓柱一個人來回好幾趟到快天黑都沒有搬完。

那時候大家三三兩兩回家去了,栓柱為了把活計幹完,準備再回林子一趟,把剩下的搬下來。

天黑又沒有人照應,栓柱一個人並不安全,最後崇文和崇武上去一塊陪他搬下來的。

三人一起把最後一批柴火送到王寶興家,就看到吊著胳膊的王崇遠。

王崇遠比崇文還要大個十來歲,他在崇文崇武面前就跟半個長輩似的,加上又在縣衙謀事,同族的兄弟們十分敬重他。

因為還有栓柱在,幾個不過略說幾句就各自家去了。

崇文並不清楚他怎麽受傷的。

崇遠是他本家侄兒,王寶山王寶興本來就是堂兄弟,他們兩家是族裏最親近的親屬了,所以王寶山正在糾結自己這兩天要不要過去看一趟。

但過去探病的話,手裏不拎點東西不是事,王寶興家比自家富裕的多,他還真舍不得手底下這點東西。

過去探病怎麽著都得拎上十來斤小米,王寶山光想想心裏就滴血。

木槿聽罷,勸王寶山:“爹,我手裏還有點紅糖,吃完飯你拎些過去看望一下堂兄吧,咱們既然知曉此事,不過去不合適。”

木槿準備把空間裏的袋裝紅糖拿出一包來,給王寶山包上,讓他帶著探病去。

王寶興家至少有上萬斤存糧,他家不缺糧食,可是現在進不了城,再有錢都沒辦法買到外面的東西,紅糖是他有錢都買不到的。

而且聽崇文描述,王崇遠應當是胳膊傷著流過血的,紅糖具有補血功效,正好能幫忙恢復。

“我帶些小米去便可以,不必再拿你的東西。”

紅糖比十斤小米精貴地多,王寶山閨女帶著兩個孩子過日子本來就不容易,他不能要她的東西。

“二伯家糧食多,今年收完糧他家就拿糧食換了好幾袋小米,想來並不缺這個。而現在進不了城,紅糖卻是他家沒有的,爹你帶過去也好做個人情。”

王寶興是王家村裏不可多得的明白人,往後亂起來他們說不準真會有求於人家,現在正可以賣個好。

作者有話說:

再過十章左右開始逃荒,為了到時候能寫出大部分人逃荒挨餓的真實狀態,我立個flag:今天一天不再進食(包括主食以及各種零食飲料),只喝水,到時候給大家匯報人在一天不進食的情況下各個階段的真實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