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李家(第2/2頁)

所以,榔頭有糧二人雖然失望,但還是老老實實領了糧家去。

今天見到王崇文王崇武過來送糧食,他二人都驚得不知如何是好。

“東家秋收完已經給過我們糧食了……”榔頭猶猶豫豫地說。

他怕王寶山忘記此事,他和有糧當然願意要糧食,但若是後面王寶山再記起來,他們再也沒法去王家做工了。

為了長久的營生,榔頭糾結良久決定實話實說。

王崇文說:“前幾天給你們糧食是爹知道你們兩家地少,怕你們斷頓額外給你們的,今天我跟崇武來送的是咱們從前約好的二百斤糧。

有糧在他們家做了十年工,榔頭年紀小一點也做了有五年多,兩人平時勤勤懇懇做活,從來沒有半點馬虎,王寶山看在眼裏。

而且王寶山清楚他們兩家地都極少,今年恐怕顆粒無收,他要是不接濟點,他們能不能活命都不一定。

幾條人命在那擺著,還是給自家做了那麽多年活計的人,王寶山不能眼睜睜看著他們餓死。

榔頭聽完直接哭出聲來。

他家一大家子住一起,家裏統共一畝地,卻生養了三個孩子,那一畝地壓根養活不了五口人。

他年紀最大,他底下還有一個弟弟跟一個妹妹。為了能吃上口飯,他從十四就在鄰村給王寶山家做長工,他弟弟今年十五,同樣給人家做工,不過自從糧食欠收之後弟弟就被主家給辭了。

對於王家肯繼續用他,他已經感念不已,沒想到居然還會多給他糧食。

這可都是救命糧。

榔頭爹娘聽見動靜,慢吞吞走出家門。

他們把能吃的都省給三個孩子,自己吃的極少極少,連動彈的力氣都沒有。

王寶山此前給的糧食加上自家地裏收的統共只有一百四十斤,下一茬糧食眼看種不上,他們家格外儉省,每頓飯只抓上那麽一小把,伴著樹皮磨成的粉一起煮著吃。

可是家裏有五口人,再儉省都很難撐到過年,他們甚至做好了吃觀音土的準備。

沒想到王老爺居然如此厚道,雖然依舊吃不飽飯,但家裏人應當能活命了。

榔頭爹娘直接按著榔頭給他們磕頭:“快謝謝老爺少爺們的大恩。”

崇文崇武兩兄弟緊張壞了,扶著他不許他磕。

他們家就是小富之家,哪裏算得上少爺,就是王寶山,人家不過看著他年紀大又多少認點字才叫聲王老爺。

他們村唯一夠得上“老爺”這個稱呼的,恐怕只有二伯王寶興。

榔頭娘抹著眼淚說:“他該給你們磕這個頭的,要不是主家仁厚,俺們家恐怕早就餓死了。”

有糧家雖然在分家之後只有他夫妻並一個小兒,因為人少情況稍微好一點,可地也同樣少,王家的糧食可算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崇文趁此機會提前知會有糧榔頭,王家渠已經完全幹涸,他們恐怕沒法種糧了。

“老天爺不下雨,糧食種了也是白費種子,你們先忙家裏的活計吧,等要種田的時候我再給你們捎口信。”

兩個人明白情況,紛紛答應下來。

囑咐完,崇文就說要去舅家,讓他們別送了。

有糧榔頭死活不肯,從崇文那裏把車套到自己身上,要跟過去卸貨。

王李氏父母幾年前就沒了,現在娘家是她弟弟李富貴當家。

當年他們家有五十畝良田,同樣是十裏八鄉出了名的富裕人家,但是李富貴手裏有錢就染上吃喝嫖賭的毛病,家業敗去一半。

幾十年下來,不斷變賣手裏的田地,只剩下二十來畝地,家裏人吃飽穿足沒問題,可是再沒法像往年一樣手有余錢。

當年侄子成親,還是靠王李氏接濟的。

因為災荒,雖然李富貴家不至於淪落到同村人一樣快餓死的地步,可是想吃飽飯卻不容易。

現在快晌午了,見舅舅沒有半句要他們留飯的話,反而像巴不得他們趕緊走,崇文崇武識趣地離開了。

崇武年輕沉不住氣:“咱們剛給舅家送了二百斤糧,現在他居然跟看要飯的一樣看咱們,真是白給了。”

兩人又把在李家莊的遭遇跟王李氏提起,王李氏抹不開臉:“你舅家地少,小時候他可疼你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