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買糧(第2/2頁)

至於布匹,她等會兒準備親自去布莊看看。

這個功夫,三家糧鋪都陸陸續續把糧食給送到私塾。

木槿把白面、大米、小米各自留下兩袋,剩下的全收回空間,雜糧全部留下,到時候方便拿出來。

見到她買了這麽多糧食,榔頭有糧愣了好一會。

木槿解釋說:“家裏沒糧了,我先買下些。”

榔頭跟有糧都是李家村的,他們兩家地少,靠給王家做長工才能混個溫飽。而他們村有些地不多又沒有其他營生的,只能挨餓。

李家村冬天就有人因為缺糧餓死,那等黑心的大戶人家為了省糧,好多把長工辭退,能出來做長工的,家裏都沒有幾分地,那麽接下來等待他們的只剩下死亡。

幸虧王寶山厚道,還跟往年一樣出糧雇他們做工,不然他們跟家人還真沒有別的出路了。

所以,他們愈發堅定要多幹活少說話。

因為糧食太多,原來裝好的鍋碗瓢盆還有幾件家具只好先卸下來,他們合力把糧食裝到牛車上,又把家具棉花綁在最上面才終於歇上一口氣。

房子是許天賜賃的,租金一給就是一年,還有三個月才到期,木槿也不打算再要回來了,跟房東做好交接便離開。

瞥見房東一臉憐憫地看著她,木槿明白對方在可憐她年紀輕輕就守寡。

卻仍舊感覺頭皮發麻,最後忍著不自在匆匆告辭。

臨走前還是有糧提醒,木槿才記起自個沒有買布匹,又匆匆去了趟布莊。

賣珍珠的三百多兩銀子,現在還剩下二百二十二兩。

不管糧食還是棉花,價錢都比往年高出許多,木槿買這些東西要比往年貴出幾十兩銀子。

一想到這裏就一陣肉疼。

榔頭有糧一路上格外警惕,總擔心有人截他們的糧,一直等回到王家莊才終於放下心來。

到家時,王寶山跟王李氏都大吃一驚,紛紛問她怎麽突然買回這麽多糧食。

畢竟木槿離開時只說要收拾許天賜留下的東西而已。

王寶山把一邊把牛車卸下,一邊心疼地抱怨:“木槿,咱就是莊戶人家,田裏莊稼還有一個來月就能收,你咋花這些冤枉錢買糧……”

他們往年都是往外賣糧。

只有去年因為沒多少收成,只夠交賦稅和自己吃才沒有往外賣。

“爹,娘,這幾年要麽旱要麽澇,今天我去縣城還聽說有些人家早就往外逃了,天賜還在的時候就跟我說過,這幾年的事恐怕是不祥之兆,咱們總得早做準備。外面兵禍匪禍盛行,等沒有糧再出去買,就真的來不及了。”

要是木槿自己說這些話,他們不一定會相信。

可閨女說是天賜說起的,他們就信了五六成,女婿是個讀書人,眼光肯定比他們長遠,而且他們閨女打小就是個有主意的,肯定不會無緣無故做冤大頭。

王寶山跟王李氏對視一眼,倒沒繼續數落她。

木槿要把糧食放在王家。

她現在晌午跟晚飯都在王家吃,把糧食留下也是應該的,只帶回一袋小米去就可以了。

但王寶山夫婦死活不要她的糧食:“你爹娘現在還養的起你。”

木槿最後老老實實套上車把東西帶回家。

不過木槿說的那番話,他們是真的聽進去了。

榔頭和有糧離開時,木槿給他們每人塞了兩個雞蛋。

他們兩個天一亮就陪她出發,中午木槿去當鋪一通忙忘了飯點,他們兩個大概率也沒吃東西。

“你們跟我搬了半天東西,家裏也沒有別的飯食了,先用個雞蛋擋擋饑。”

兩人終究沒有吃,小心翼翼揣進兜裏。

有糧孩子剛五歲,他準備拿雞蛋給娃補補。而榔頭準備家去給爹娘吃。

木槿出了一身虛汗,大約因為這具身體剛生產完,木槿總覺得這具身體有點虛。

兩個孩子讓王李氏幫忙照看著,她趁還有功夫,趕緊歸置東西。

她的空間只有一百來平,貨架就占大半,所能利用的只有前台和貨架之間走廊的空隙。

木槿把所有的貨架都轉移到同一側,再把之前收進空間的一大半糧食碼好。

雖然大小沒有變,但是看著寬敞多了。

照這個勢頭,之後恐怕還會缺水。

到時候就不只是莊稼缺水那麽簡單,人的飲用水不一定能得到保障。

王家村只有村頭一口井,村裏人用水得自個去村頭挑回家。

剛剛榔頭跟有糧走之前替木槿把水缸裏挑滿了水。

木槿把家裏大鍋重新刷洗過,開始一鍋一鍋燒熱水。

作者有話說:

文章比較慢熱,目前計劃至少二十章之後才開始逃荒,前期女主聖母,大家入坑請謹慎(雖然萌新作者很期待大家可以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