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3章 一更君(第3/4頁)

說到這裏,他看向俞星臣,道:“俞侍郎莫怪,我並不是說你。不過古人說‘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你是奉旨而行,義不容辭,他卻是自己搶著要撞到那裏去,又有什麽可說的。”

俞星臣能聽出他的語氣之中帶著怨恨。

但對方是個長者,死的又是親兄弟,他一個外人,不必再說別的不中聽的。

幸而在這時候,楊佑持聽說了俞星臣登門的消息,趕了回來。

楊達見狀,便起身自去了。

俞星臣本來正要告辭,楊佑持攔著他,道:“我本來想去拜會,又怕……我去的太冒昧了。不料你竟親自登門……不枉費當初叔父總是對你另眼相看……”

說了這句,眼圈已經紅了。

俞星臣道:“我想改日,親自去祭拜世叔。”

楊佑持點點頭,又吸了吸鼻子,道:“父親方才是不是又說了些抱怨的話?”

俞星臣啞然。

楊佑持解釋道:“父親他並不是真的還怪罪叔父,只是、只是叔父的離去對他的打擊也極大……唉。”

各人的性子不同,俞星臣回想楊達方才的言語舉動,點點頭。

“逝者已去,倒也罷了,只有一點……”楊佑持定神:“不知道儀妹妹她現在如何?為什麽沒一起回來?”

畢竟俞星臣才回來,而關於楊儀的去向,又有些撲朔迷離,楊佑持竟不知曉。

俞星臣道:“她……永安侯尚且有一件要緊事待辦,若是事情了結,自然就回京了。”

“是嗎?”楊佑持的眼睛亮了幾分,又倉促一笑道:“俞大人,不瞞你說,自從叔父出事後,我總是心驚肉跳的,你知道儀兒是那個體質,我只盼她快些好好地回來。”

北境的種種傳奇,早就陸陸續續傳到了京城內。

關於三個人在北境的種種作為,如今各處茶館都有許多的話本,每當開講,往往引得座無虛席。

楊佑持本是個最愛熱鬧的人,往日若有這種奇聞異事,他必定一字不落。

但是……一想到那其中的都是自己身邊的人,每次的經歷冒險,都是他們用命在拼,他居然無心去聽這個“熱鬧”。

尤其楊儀還沒回來。

說話間老太太那邊聽說俞星臣在府裏,派人來請,見了後,便也問起楊儀。

俞星臣見老太太果真有些病色,知道她擔心孫女兒,便也報喜不報憂,只說楊儀因一件要緊公務,耽擱了,請老人家放心。

老太太聽後,說道:“前些日子,我夢見他的父親領著儀丫頭,把我嚇得驚醒過來,才又病倒的。大概是我多心了,老天爺總不會對楊家這麽殘忍的吧。”

俞星臣不知該說什麽。

楊佑持安撫道:“老太太自然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儀兒好端端的呢。”

俞星臣勉強也說了幾句,請老人家保重身體,這才同楊佑持出了門。

在大門口處,楊佑持對俞星臣道:“之前儀兒從北境寫信回來,叫我置買一些藥材、酒水等,後來又讓弄些綠豆黃豆、茶葉之類……都要運往北境,花費巨甚,因錢不足,便又讓我變賣好些她的一些體己東西,甚至問我,那永安侯府能不能賣……”

他苦笑了聲,道:“大概是因為崇文街的房子,是俞尚書給的,她不好意思。誰知俞尚書不知哪裏聽來的消息,知道她需要錢,竟只說隨意她處置。”

起初楊佑持還從惠民藥館裏挪用現成的藥材、錢銀之類,可到底杯水車薪。

知道楊儀要辦大事,且都是關乎人命根本的,於是楊佑持也豁出去,他的人面廣,認識的一個江南富豪,出價一萬銀子,這才解了燃眉之急。

所以如今崇文街的瑤兒等幾個心腹的人,便挪去了侯府住著。

俞星臣之前在定北城見到那許多的屠蘇酒,便在想楊儀這筆從哪裏來,畢竟進了北境後,她所作所為,回元湯,屠蘇酒,以及治療凍瘡的通脈四逆湯、凍瘡膏,甚至各處重啟醫官署、醫官大夫們的月俸等,一樣樣都是花錢如流水。

有的款項,太醫院自然可以審批,但大部分卻無能為力。

沒想到還有豆子,茶葉之類的格外開銷。

在跟楊佑持分別的時候,俞星臣聽楊佑持喃喃道:“只要儀兒能夠平安回來,哪怕傾家蕩產呢。”

俞星臣乘車往公主府而行,路上在經過酒樓之時,果真聽見裏頭說書先生眉飛色舞地在講北境的醫事兵情。

在最後那場跟北原的大戰中,那只跟著楊儀闖入戰團的雪豹,竟被演繹成了薛放馭使著無數猛獸,扭轉了戰局,偏偏大家都喜歡聽,時不時傳出轟然的叫好聲。

俞星臣微微發怔,車外靈樞卻道:“大人……”

馬車一沉。

車廂門打開,有個人俯身而入。

俞星臣的眼神重又淩厲起來:“你怎麽會回京的。她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