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2章 二更君(第2/3頁)

陳獻怒道:“你說話!你到底想幹什麽!”他幾乎懷疑小公爺是用心不良。

黎淵冷淡地看著他道:“我也不知我想幹什麽,不如你教教我。”

這卻是頹絕至極的真心話,並非賭氣或者挑釁。

陳獻雙眼微微一眯,盯著他的眼睛,終於看出了小公爺那雙清冷鳳眸之中的絕望漠然。

此時,江太監在外道:“十九郎誤會小公爺了。這都是永安侯的意思,他不得不照做而已。”

陳獻壓住心中火,道:“儀姐姐的什麽意思?”

黎淵冷笑了聲。

江太監的聲音很低,透著難過之意,道:“十九郎如何不明白?永安侯為什麽不回京,為什麽要往這常人找不到的地方走。為何要隱瞞自己的病症……”

陳獻愣怔了片刻,他畢竟是個極精明的心性,猛然道:“難道是想要……瞞住此事……是為了十七?”最後一句,脫口而出。

黎淵開了口:“你既然知道了,最好就照做,不要白費了她一番苦心。”

陳獻深呼吸:“可、可……紙裏包不住火,遲早晚……”

黎淵扭開頭。言盡於此。

如今楊儀已經到了這種地步,他頹喪的一個字都不想再說。

滿心只想著該如何陪著她。

俞星臣是在三月中旬的時候,到達京城的。

正是春風送熏,草長鶯飛的時節。

但是望著七裏亭那些垂地的柳樹,蔥蘢的玉芽玲瓏可愛,俞星臣的眼底卻也是一片仿佛冰峰似的冷漠。

再美的風景,他都無心賞玩。他的身、心,仿佛都留在北境那片冰天雪地裏,或者他心已成了一片酷寒冷清的冰雪之境。

在京城之外,有朝廷跟兵部所派來迎接的人。

看到俞監軍的車駕,眾人紛紛向前恭迎,寒暄。

人人都知道俞監軍、永安侯,薛督軍這一趟北境之行,建立不世之功,將來自然也是青雲直上。

俞星臣進了城,先到兵部報到,將定北城上下之事先籠統稟告。

只讓他稍事休整,兵部尚書親自帶俞星臣進宮面聖。

經過朝房的時候,俞星臣遠遠地看見俞鼐的身影,伯父站在門口,眸子睜大望著他,雙手握緊,大概是用盡了平生最大的克制,才不曾沖到近前。

政明殿,只有端王侍立在側,宣王殿下卻並不見人。

皇帝坐在龍椅上,顯然也比先前更清臒了幾分,但精神尚佳。

打量著面前的俞星臣,皇帝的鳳眸裏流露出訝異的細微波瀾。

俞星臣的改變,皇帝自然看的分明。

他不由笑了,道:“看樣子這一趟北境之行,把俞愛卿這塊美玉,活生生地打磨成了利器。”感慨了一句,皇帝又道:“聽說先前‘禦駕親征’的時候,愛卿也親身上陣,還中了一箭?”

俞星臣道:“皇上容稟,當時北原三十萬大軍壓境,北境恐有滅頂之災,所以才想出這樣的法子,想借皇上的天威,鎮住北原之人……果真他們竟中計。至於微臣……微臣的傷已經差不多都好了,有勞皇上垂問。”

皇帝聽他解釋了這一通,一笑,卻道:“傷在何處?”

俞星臣摸了摸心室處:“回皇上,是在胸口此處。”

皇帝道:“讓朕細瞧瞧。”

俞星臣微怔,皇帝若要看自然是要解衣……這似乎有些太過逾矩。

但皇帝一言一行,自有其意思,何況就算並無深意,那也不能拂逆。

魏公公察言觀色,忙閃出來道:“奴婢伺候俞監軍。”

俞星臣忙道:“多謝公公,我自己來便可。”

去了束腰帶,解衣,魏公公親自給他挽著外袍,當解開中衣的刹那,魏公公在旁冷不防看的分明,見他的心室處,偌大的一道猙獰疤痕。

魏公公不由倒吸一口冷氣,眼珠都震顫。

俞星臣從小錦衣玉食,身嬌肉貴,皮肉一直深藏不露,玉白無瑕。

可這一處紅通通的傷疤,簡直似暴殄天物,觸目驚心。

皇帝當然也看了個仔細。

不消說皇帝的疑心是極重的,雖說之前定北城的折奏上寫的詳細,但皇帝仍是擔心底下人是在糊弄自己。

比如……把一分說成十分,邀功請賞之類。

俞星臣在北境經歷的種種,身陷祖王城,又臨陣中箭……但卻都“活”了下來。

皇帝自然深知俞星臣的出身、脾性,這樣的大家公子,會遭受那種種地非人折磨卻能全身而退?

如今看到他身上的傷痕,皇帝一時失語。

連旁邊的端王跟兵部尚書也都滿面驚愕。

他們想不到俞星臣的傷竟如此之重,而且從那傷疤看來,當時的情形顯然極危險。

皇帝長籲了口氣,道:“這……想必又是楊儀的手筆吧?愛卿的傷非同一般,好像也只有她才能做到力挽狂瀾……”

俞星臣道:“聖明不過天子,確實是永安侯及時援救,不然微臣……今日就不能回京面聖了。恐怕已經埋骨北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