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一更君(第2/4頁)

那時候,宮內來人找到了紫敏,把她帶了回去。

顛道士因還在養傷,一直沒挪窩,見陳獻面有不舍之色,便道:“你喜歡那個丫頭,為什麽不留下她?沒膽的小子。”

陳獻道:“她是郡主,我留她?我還要不要腦袋了。”

顛道士小道:“你沒膽量留她,倒是有膽量跟那丫頭摟摟抱抱。”

陳獻一窘,幸而他也是個厚顏的,便道:“我也是發乎情,止乎禮,你一把年紀了,怎麽偷看?”

顛道士啐道:“誰偷看了,是你們兩個太過放肆,不管有沒有人就摟抱對嘴的,上回要不是我老人家發善心替你們把幾個侍衛引開,早就給捉了現行了。”

陳獻小臉微微紅,嘴上卻不饒人:“捉就捉,若真給捉住哪就是命,我才不怕。倒是你多事。”

顛道士笑道:“你這小子,竟然倒打一耙。還指望我教你東西呢。”

陳獻嗤之以鼻道:“我看你也教不出什麽新鮮的來了,我還不想學了呢。”

顛道士被他一激,呵斥:“臭小子你說什麽?你只不過學了幾招皮毛,就敢在這裏飄飄然,胡吹大氣。”

陳獻道:“有本事你教點好的,別總教人皮毛。”

顛道士被他辯的無話可說,但他不虧他外號中的“顛”字,性情確實顛倒,一怒之後,顛道士並不怪陳獻沖撞,反而更喜歡這個跟自己一樣脾氣古怪的小子。

他在沁州養傷的這段日子,教了陳獻不知多少東西,後來顛道士覺著這樣不成,這小子聰明絕頂,人又機變,萬一青出於藍而勝於藍,自己的臉往哪裏擱。

在陳獻詢問他食髓蟲是怎麽養出來的時候,顛道士終於“逃之夭夭”。

臨走之前,顛道士曾告訴過陳獻,他要往羈縻州走一趟。所以陳獻知道此事。

在聽俞星臣說楊儀去找顛道士的時候,陳獻第一反應便是——顛道士之前是騙自己的,他原來沒去羈縻州。這倒是可能的,畢竟顛道士行事往往不能以常理測度。

但是在過了澶州十裏鋪之後,陳獻隱隱感覺到事情另有隱衷。

起初他們能夠輕而易舉地追尋到永安侯一行人的下落,但兩三天後,再打聽路人或者城門官,便很難再得到有用的消息了。

倘若是永安侯經過,這樣轟動的消息不會有人錯過,陳獻只能把這解釋為,楊儀不想要驚動百姓,所以低調行事。

到第六天,陳獻更發現,自己被指上了一條錯誤的路。

倒不是那個指路人有意為之,而確實是出現了一隊跟永安侯車駕差不多的隊伍,誤導了那目睹之人。

陳獻極為錯愕,忙派人四處偵訊,結果竟發現……沒了永安侯一行的蹤跡。

十九郎意識到,這已經不是單純的“不驚動百姓”了,這是有意地隱藏行蹤。

這種“有意”,讓陳獻猜不到頭緒。

楊儀在躲藏什麽?怕有人行刺?怕百姓攔路?還是怕……什麽他想不到的原因。

還好他帶的人有一半是巡檢司的偵緝精銳,不輸最出色的斥候。

一番打聽,有人在東南方向的綿山縣,得知了一件奇事。

綿山之中有一產婦,因為難產,掙紮了兩天一夜,精疲力竭,竟是一屍兩命。

她的家人自然悲痛欲絕,但這種橫死之人,規矩是不能停靈的,於是很快就收殮,準備入土為安。

那天,天色陰沉。

雷聲轟轟,春雨如油。

出殯的隊伍拐出大街的時候,正有一輛車從對面馳來。

因為發現了是出殯,所以那輛車便在旁邊暫時避讓,死者為大,且等他們先行過去。

哭號聲中,棺木慢慢地被擡著經過。

路人見狀,指指點點,都覺著胎死腹中,一屍兩命,真真是慘絕人寰。

眼見就在棺材跟那車輛交錯而過的時候,那馬車中的車簾動了動,有人向外看了眼。

然後,不多會兒,馬車中有一人跳下地,上前擋住了那出殯的隊伍。

眾人自然不解,有人便喝問為何攔路。

那攔路的人戴著一頂鬥笠,天陰看不清臉,但他的聲音很清晰。

他道:“棺材中的人沒死,放下,開棺。”

這一句話,多余的字一個沒有,但每個字都令人駭然。

不管是奔喪的、擡棺木的,還有路邊的百姓們都面面相覷,駭然地以為這個人必定是來找茬的。

死者的家人更是大驚失色,不由分說沖上來喝罵,想要將那人趕走,免得耽誤了下葬。

不料,那人分明站在原地沒動,但兩個撲過去的卻不知怎地,身形踉蹌,竟是甩跌了出去。

大家都愣怔,驚嘆連連,不知是怎麽回事。

鬥笠上的雨點匯聚一起,珠串般地向下滴落,那人冷冷道:“我再說一次,棺材中的人沒死,放下,開棺!”

死者的丈夫氣的大罵,擼著袖子上前道:“哪裏來的混蛋,說這種沒天理的話,人沒死我們怎麽會送葬?你哪只眼睛看見人沒死……就在這裏胡說八道!你識相的快些讓開,遲了的話就別怪我揍你!”他揮了揮拳頭,還以為之前那兩人是地上滑自己摔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