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二更君(第4/5頁)

金平問:“是永安侯這麽跟你說的?一定會獲勝?”

“當然不是,是我自己猜的。定北城的百姓們也都這麽覺著,我一路回來,所遇到的那些人十個裏有九個這麽說。”

“那假如,永安侯這一去……”金員外斟酌用詞,但又知道金燕燕對楊儀崇愛有加,怕刺激到她。

不料金燕燕道:“爹,你想說什麽?”

陸嶽一直在旁邊聽著不做聲,此刻道:“燕燕,打仗,不是你說贏就贏,說輸就輸的,有許多變數。”

金燕燕眨眨眼:“我當然知道,不過我更相信永安侯。再說了,皇上帶有四十萬大軍,幹什麽不成?”

楊儀之所以一定要跟著,也是這個意思。

百姓們都相信了,那細作自然也會相信,北原人同樣。

只要她跟著,就顯得“皇帝”仿佛胸有成竹,必定會大獲全勝,同時也好坐實那所謂的“四十萬大軍”。

陸嶽跟金員外當然知道,北境過的兵馬有多少,他們是最清楚不過的。

“你啊,”陸嶽嘆息:“真是聽風就是雨,說什麽信什麽,哪裏來的四十萬?你親眼看見了?”

“皇上帶的,這還有假。”金燕燕用看傻子的目光望著陸嶽,殊不知自己才是真傻。

就在金燕燕唧唧喳喳的時候,金平所派去夏州方面的探子也打聽了消息回來。

他說起了凍土戰事之慘烈,以及薛放的情形。

金員外原本聽說薛放翻過圖興山的事,心裏還想自己果然沒看錯人,這少年將軍實在是神勇天縱,了不得。

猛地聽說薛放身先士卒,傷勢嚴重,生死不知,他心中也是巨震。

金燕燕也一改先前的眉飛色舞,白了臉:“什麽?薛督軍重傷?”

那探子擰眉,紅著眼道:“聽說薛督軍之前是帶著傷翻過圖興山,他不顧身體,兩度親自上陣,這一次更是一個人奪回了東城門,手都磨爛了……身上全是傷幾乎沒有好地方,我聽那些撤下來的小兵說,隨軍的軍醫官都不知怎麽治療……”

金員外眉頭緊皺:“還有呢?”

探子說道:“如今夏州的百姓們都跑去了凍土,自發地開始清理打掃戰場,救助傷兵,寨主,死的人實在太多了……也不知道薛督軍能不能好……”

金燕燕大叫:“當然會好,薛督軍怎麽會有事!”

陸嶽焦急道:“父親,我要去凍土……至少……”

“你不能去。”金員外制止了他。

“父親!”陸嶽不解,以為他還有什麽顧慮。

金燕燕也瞪著金平:“我也要去!至少可以救人……是不是哥哥?”她看向陸嶽。

眼見兩個要造反,金員外淡淡地說道:“好鋼用在刀刃上,現在夏州的危機已經過了,用不著你們,還是去另一個地方吧。”

本來金員外不想讓金燕燕跟著,畢竟這一去生死難料,她又是個女孩兒。

但金燕燕哪裏肯聽,金員外又怕強行留下,她反而偷偷地溜出去。於是便只叫自己的小兒子陸瀾留在鹿鳴城。

金員外許久不出山了,如今振臂一呼,一呼百應。

出乎他的意料,府內的那四位護衛,也願同去。

楊老太婆曾問金員外:“員外素來韜光隱晦,甚至不肯在眾人面前錄臉,今日為何一反常態?”

金員外道:“你們可知道這一次禦駕親征是什麽意思?”

大家面面相覷。

金員外道:“他們想調虎離山,引開夏州的三十萬兵馬。解除夏州之圍。但從穩妥之計看來,他們大可以只放出皇帝在定北城的風聲,再派人去襲擾,而不用大張旗鼓頂風冒雪出城去,之所以離開定北城,不過是跟薛督軍在夏州的做法一樣……都是不想把戰火引到定北城,連累百姓。”

金平長嘆了聲:“我聽說,楊登楊院監之前說過‘苟利社稷,生死以之’,我不過是個強盜賊徒,不懂什麽是社稷,但北境是咱們的家園,如今有永安侯,俞監軍,薛督軍這樣一批人在不計生死地護著這片家園,我若還假裝無事人一樣在此龜縮,那我金某人豈不空有這七尺之軀,不過只是個貪生怕死沒有大義的小人。”

話音未落,金燕燕撲上來將他抱住:“爹!你是大英雄,是我心中頂天立地的好漢子。”

金平摸摸頭:“頭一次聽你這麽說,倒也值了。”

金員外這一行,來的並不只是三山五嶽之人。

衛城的赫連彰也在其中,原先赫連彰因傷勢還沒全好,所以晁大通沒叫他來,除了他之外,竟還有北境各州縣衛所的團練,鄉勇,以及兵備司巡檢司的士兵。

這些本來在地方上零零散散,不成氣候的人,這會兒卻都聚在了一起,形成一股不可小覷的力量。

而這些來歷不同,相貌年紀,身份行事各自不同的人,卻在今日不計生死、向著同一個方向而來,為了同一個目的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