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6章 二更君(第2/4頁)

魏明道:“皇上考慮周全,想必永安侯也自會明白皇上的心意。”

“這倒未必,朕只不過是想讓她少受點苦而已。”皇帝卻很有自知之明。

在做了決定之後,皇帝又格外吩咐:“此事就先不要張揚,棺槨在路上不會很快,總得走一兩個月……讓楊家上下且先安穩地過個年吧。”

魏明道:“皇上盛德憐下,楊院監在天之靈,也必感戴。”

皇帝瞥了他一眼,搖搖頭。

宣王府。

楊甯朦朧中,只覺不知何處吹來一陣冷風,她驀地睜開眼睛。

這些日子她總是睡不好,最大的原因,大概是因為顧蓧。

其實從楊登離京後,顧蓧的情形,眾人有目共睹,都覺著她已經“恢復”了。

不再是才從禦史台出來之時的木訥瘋傻,而像是回到當初那個明艷照人風雷內斂的顧少奶奶。

在楊登出京那日,由顧瑞河陪著,顧蓧曾出了城門,親自目送了楊登離開。

本來楊甯擔心顧蓧知道楊登要去北邊,一定會哭天搶地,或者會去攔著楊登之類……起初還一心隱瞞這消息。

誰知,顧蓧知道後,反應十分平靜,大大出乎楊甯意料。

等到遙遙地送別了楊登,回到府裏,顧蓧也自一如平常。

不管是在楊府,顧家,還是宣王府,她最為關心楊甯的身體,隔三岔五熬些補身子的湯給楊甯喝,讓楊甯略覺欣慰。

其實,楊登在離京之前曾做過一件事,那就是放了一封和離書留在府裏。

只要顧蓧接了,大家從此便形同陌路。

楊甯制止了這件事。

顧蓧大概是知道的,但她並不理會。

可不知為什麽,這樣“正常”的顧蓧,在楊甯眼中看來,那感覺就仿佛走在極薄的冰層上,戰戰兢兢,不知何時就會破冰墜入。

前兩天,顧蓧午後小憩,突然驚醒,神色就怔忪恍惚。

婢女以為她身上不適,詢問起來,顧蓧只喃喃道:“他去了。”

丫鬟們不知如何,回頭便將此事告訴了楊甯。

楊甯詢問顧蓧是何意,顧蓧的眼神十分平靜,對楊甯道:“你莫要害怕,或許這件事你心裏早就有數了。”

“是、是什麽?”楊甯的心開始亂跳。

顧蓧道:“你父親去了。”她的語氣之平常,神色之淡然,讓楊甯以為自己理解錯了:楊登不是早就離開京城去北境了麽?

“甯兒,”顧蓧的聲音很溫柔:“你不要難過,這本是無奈的事情,從他執意離京之時,就注定了這般結局了。”

楊甯這才知道顧蓧的意思果然是最初自己想到的那一層,驚心:“娘……你、你聽誰說的?”

顧蓧道:“不必誰說,我知道。”

楊甯強笑道:“不,不會的,必定是母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的。如果父親真的有事,消息早就傳回來了,王爺一定會立刻知道。”

顧蓧淡淡地一笑,反而安慰楊甯道:“傻孩子,我叫你不要傷心難過,你也不用去問別人。只心裏有個準備就行了。你……已經大了,未必需要父母日日跟在身邊兒……”

楊甯越聽越是毛骨悚然:“娘,你說什麽!”

顧蓧道:“哦,沒事,我……不過是隨口說說而已。”她笑笑,摸摸楊甯的頭:“其實我的意思是,不管怎樣,你的身體要緊,要顧著你自己個兒,還有肚子裏的孩子。”

楊甯不信,暗中命人打聽,又詢問宣王。

宣王自然毫無消息,畢竟那時候,北境的八百裏加急還沒有抵達京城。

皇帝下詔書,追封了楊登為忠仁伯,輒即命永安侯立刻運送靈柩回京。

因為楊儀跟薛放都不在定北城,俞星臣代為接旨。

命人請了傳旨太監前去歇息,俞星臣猶豫片刻,出了廳。

兵備司後衙中,夏綺正跟決明說話,看到俞星臣來到,急忙起身:“俞監軍。”

俞星臣道:“夏夫人。”

夏綺道:“剛才聽說有旨意?”

俞星臣便將聖旨之意說明,道:“我想親自往留縣一趟,夫人能不能幫著照看照看這兵備司中的眾人,尤其是身上有傷的幾位,需要仔細調理。”

夏綺道:“俞監軍既然有此意,我當然願意盡力。”又道:“雖然說是聖旨,但……儀兒她未必會肯在這個時候離開北境。俞監軍親走一趟倒也使得。有您勸說,她興許還會聽些。”

俞星臣先是頷首致謝,聽到最後:“我雖欲親去,但我說的話,她也未必會聽,只怕要讓夫人失望。”

夏綺道:“若是有理,為何不聽?俞監軍能夠以一人之力,壓倒北原十萬大軍,滅了一座祖王城,還有什麽不能的?”

俞星臣啞口無言,只一笑道:“撼山易,人心……卻難。”

夏綺看了他一會兒:“俞監軍倒也不必這樣妄自菲薄。我看儀兒對你還是極敬重的。先前為你之故,不顧自己身上染病,也要將那沙狐搶救回來。你在祖王城的日子,她沒有一刻不記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