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三更君(第2/3頁)

小連道:“剛才應該已經過了子時了。”

楊登指著村長道:“此人罪大惡極,絕不能恕,村中之人,但凡有同樣行徑者,亦當伏法,一個都不能放過……”

付逍精神微振。

楊登又看向那癱倒地上之人:“你這種人,枉為人父,你若想活命的話,就把你所知道的所有都說出來,不然你也逃不了。”

小梅瞥了眼村長,走到付逍身旁,對他低語了幾句。

付逍道:“我不會這個,讓羅二去辦吧。”

羅洺早聽見了,走過來打量村長道:“我正好極擅長。”

他曾經做過一段時間的地痞,對付這些下流貨色,他很清楚該用什麽手段。

楊登沒有出外,外間的事情,皆都交給了付逍眾人。

吳老頭也給拎了出去。

榆木跟榆花兒顯然還有些擔心那個“爹”,楊登看著兩兄妹,不知為什麽,他想到了楊儀。

他當然不是吳父那種毫無心肺的人,但他也不敢說自己是個好父親。

畢竟,在楊儀最需要他的時候,他並不在場。

此刻,他忽然間有點後悔,自己應該去武威一趟,跟楊儀見個面兒,而不是直接去往定北城。

他有點想念楊儀了。

天還不亮,整個村子卻已經天翻地覆。

村長,還有十幾個男人都給押了出來。

付逍用的是永安侯跟薛督軍的名義,這些村民們不賣太醫院的賬也就算了,但不管是永安侯還是薛督軍,卻都是讓他們聞聲而生出畏敬的人。

不過,付逍對於這整個村子,也實在沒什麽好感。

村長等人的所作所為,這些村民未必都不知道,至少他們禍害的不是一個兩個孩子,而是很多,難道那些有孩子的人家都不知情?

還是說都如吳家一樣的情形?為何不反抗。

而在羅洺小梅等一夜拷問下,也知道了村中的確曾有過人家反抗,但那一兩個人,怎能抵得過一群泯滅良心之人。下場如何自然不必多說。

次日,楊登派人前去最近的殊縣,命立刻派人前來處置。

在殊縣衙差到來之前,發生了一件事……村長死了。

按照付逍的說法,是村長意欲逃走,搶了一把刀,士兵們要制住他的時候“不小心”把人殺了。

這自然是跟他們沒有任何關系,畢竟那廝窮兇極惡,是他先揮刀威脅的。

楊登並未多問。

他心裏自然也恨不得把村長跟那施暴的幾個人一塊兒千刀萬剮!

臨行前,楊登望著榆木跟榆花兒,他並沒有上車,而是說道:“你們兩個願不願意跟我走?”

榆木跟榆花兒震驚地望著他,兩個孩子對視了眼,榆木便拉著榆花兒跑了過來:“太醫大人,真的可以嗎?”

楊登道:“我是要去定北城的,我帶你們往前面的縣城去,給你們找個能安身的地方,至少比在這裏強,你們可願意?”

兩個孩子聽說不是帶在身邊,稍微失望,但……榆木咬了咬牙:“願意!”

榆花兒回頭看向吳老頭,楊登淡淡道:“不用管他,你們之前所做,已經算是對他盡孝了,從今往後,你們跟他毫不相幹。”

他從來是個和藹君子,這大概是頭一次,說出如此近乎冷酷的話。

他在教兩個孩子不認自己的父親。

榆花兒猶豫了會兒:“太醫大人,我能不能帶兩個人一起?”

原來還有兩人,也是孤兒,情形自然跟她差不多,楊登道:“只要願意走的,都可以走,我必定給你們尋一處安身之所。”

榆花兒的臉上露出笑容,榆木也趕緊去找自己的小夥伴,如此一來,竟有七八個孩子願意跟著,其中一大半都是無依無靠的孤兒。

除此之外,還有幾個孩子的父母、以及村民都願意跟著離開這個地方。

一行人過了殊縣,到了留鄉。

楊登看此處城池跟別的地方不同,較為繁華,打聽地方官員,官聲頗佳。

他特意進城,縣城裏便得知消息,縣官趕緊帶人來拜見。

楊登同縣官說了幾句話,看他談吐利落,為人清明,便說了要把些孩子安置在此處的事,並拿出了二十兩銀子。

那縣官早就一口答應,見楊登拿錢,忙說不敢。

縣官道:“楊院監千萬莫要折煞下官,之前永安侯駕臨,在武威施回元湯,如今我這裏也跟著沾了光,百姓們個個稱頌,還有薛督軍相繼滅了臥龍山跟姑娘山兩處的悍匪,據說這北境內山匪魁首的藏鹿也有意歸降……倘若真的如此,那可是莫大之功,下官簡直要對永安侯跟薛督軍頂禮膜拜,又如何敢要您的銀子。”

楊登不曉得薛放去招降藏鹿的事,聞言也十分喜悅。

縣官又道:“人只管交給下官,下官雖清貧,但這城內也頗有些樂善好施的人家,之前聽聞武威的六大財主為了永安侯捐錢捐物,他們也不甘人後,雖說都是為了軍中,但下官如今也是前所未有的寬綽,自然可以供養幾個孩子,若有差池,您問下官的罪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