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二更君(第2/4頁)

楊儀將此事告訴了江公公,江太監道:“難道……永安侯也想這麽做?”

楊儀點頭道:“《傷寒論》中曾說:醫食同源,藥食通用。”

羊肉性熱,能夠護養身體,抵禦風寒,當初楊儀在宮內給瑾妃娘娘所說的“茄子饅頭”,除了茄子外,主料便是羊。

再加上溫中散寒的胡椒,更是熱上加熱,何況還得再添加一些有益的藥料。

吃了能夠飽腹,也能夠治病,正是所謂藥食同源,藥食通用。

楊儀道:“藥聖已經給我等開拓先河,後人為何不能學之行之。若有益於萬千百姓,或者使路上餓殍消減一二,也不辜負我杏林中人行醫濟世的曠願。”

江公公狠狠點頭,甚至覺著只是點頭尚且不足以表達心中的敬仰。

楊儀說完後,道:“這是一件,但‘祛寒矯耳湯’,並無詳細記載,只說是羊肉,胡椒為主料,所以我會再思忖補充幾味……到時候勞煩公公幫我試試看口味。”

雖然說藥食同源,但如果弄的難以入口,自然不佳。

江太監笑道:“這倒是不難。我立刻叫人去采買羊肉,胡椒,那另外一件呢?”

楊儀一招手,江太監靠近了些,聽楊儀如此這般,吩咐了一遍。

江公公立刻去辦差。

楊儀又琢磨了會兒,心中尋思“祛寒矯耳湯”的配料,思來想去,最終定下了幹姜,甘草,陳皮,黨參四味。

姜性熱,驅寒,最適合這般嚴寒天氣。

甘草益氣補中,微甜,在餡料之中更添滋味;

陳皮理氣健脾,味清新;黨參補氣益肺,兼有養血功效。

這幾樣相輔相成,應該不錯。

正好小甘進來,看她安安靜靜地半躺著,顯然是在想事情。

小甘道:“有什麽事只管吩咐我,怎麽江公公忙著跑出去了?是有什麽事要做?”

楊儀笑道:“你給我磨墨吧。”

小甘研了墨,楊儀寫下這四味,給小甘道:“把這個給江公公,讓他合著羊肉、胡椒,快些煮出來嘗嘗味道。”

“怎麽研究起做飯來了?”小甘打趣,其實知道她必有用意。

等小甘叫人把藥方給江太監送去,楊儀告訴了她此事,小甘道:“這可太好了,姑娘,你知不知道,這麽做可是多大的功德。只有一件……”她有點憂慮地看著楊儀:“這若是要施舍,你是只想在武威這裏?還是別的地方也有?”

楊儀道:“自然不是武威一個地方。最好……是由各處醫官或者衙門牽頭。”

小甘勉強一笑:“要是別的地方也有,可是一筆很大的花銷……那些衙門肯出錢?或者都是姑娘給?另外,這若是想救人,難道是施舍一次兩次就行了的?可要都想好了再做。”她小心地看著楊儀,實則是在提醒她。

楊儀想了想:“藥聖當初舍這‘祛寒矯耳湯’,是從冬至開始直到除夕,我來的早,就等江公公試驗完了那餡料如何,直到除夕。”

小甘沒法形容自己心中的震驚:“姑娘,這如何使得!就算是施一天兩天,這也是不小的開銷,何況到除夕?哪來的錢?這可還不到冬月!”

“別忙,聽我說。”楊儀便把江公公跟自己說的封地稅銀的事情告訴了,對小甘道:“我自問受用不了那麽多的銀兩,所謂‘取之於民,用之於民’,若南郡縣的百姓們知道他們的稅銀用在此處,能救這許許多多同胞的性命,總比、盡數奉於一人窮兇極奢的要強吧……你說呢?”

小甘先是驚愕於這百裏封地之巨,又聽了楊儀這番話,她目光湧動,並沒開口,只上前把楊儀猛然抱住。

楊儀一怔,半晌笑道:“怎麽了?”

小甘也不言語,只是緊緊抱著她,楊儀卻道:“你輕些,小心你的肚子。”

說了這句,感覺小甘的身體在發抖,原來她竟是哭了。

“傻丫頭,哭什麽。”

小甘吸吸鼻子:“我不知道,我也不想哭的。都怪姑娘。”

楊儀笑著輕輕地拍拍她的背,說道:“對了,你去把我帶的那幾本藥書拿出來。”

小甘擦擦眼睛:“不多歇會兒,又要熬眼睛了?”

“有個方子,我還得參詳參詳。去吧……只不許搬重物!”

小甘聽她叮囑,忍不住嘟嘴道:“這個小東西來的卻也不巧,害的姑娘這樣擔心,我倒是成了你的累贅了。”

楊儀臉色一變,呵斥:“別胡說,什麽時候來都是最好的!”雖然明知道現在還不至於如何,而小甘只是玩笑,卻還是不願意聽見如此的話:“百無禁忌,快啐一口。”

小甘吐吐舌,聽話啐了口。

江公公辦事極快,立刻命廚下煮好了胡椒羊肉湯,加了楊儀吩咐的四味,他先嘗了湯,又香又麻又辣又有一點點回甜,口感竟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