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7章 二更君(第3/4頁)

俞星臣先是微怔,恍惚中有一點莫名異樣。

但聽她念起了曹丕的《燕歌行》,不由道:“舊事重提,娘娘何必這樣。”

楊甯臉上的笑,一點一點碎了。

“舊事……重提?”她緊盯著俞星臣。

俞星臣聽她喃喃重復,聲音古怪。

看向她面上,望著她詭異之極的神色,一瞬間,他突然明白了自己方才那點“異樣”之感是什麽了!

身心皆冷。

什麽七夕,什麽帖子!這輩子,他哪裏給楊甯寫過什麽字帖?

楊甯此刻所說的,明明是前世的事。

方才他本來已經隱隱察覺了不妥,但楊甯卻又巧妙地用詩詞引開了他的注意力,竟叫他一時恍惚,沒有分辨出來!

俞星臣雙眸微睜,他當然可以立刻矢口否認,但這並不是他的做派。

他只是沉沉地看著楊甯,不語。

楊甯卻笑了起來,這笑容卻又像是哭:“你果然已經記起了那些事!我就知道……有什麽不對!”

她的眼神中閃爍著些許驚狂之色,好像所有的謎團都解開了。

為什麽他會突然間那麽絕情,甚至一點回轉的余地都沒有。

俞星臣心驚而惱怒,面上卻越發冷淡:“我不知娘娘說的是什麽,您若沒有別的吩咐,我請告退。”

“站住!”楊甯喝止,

俞星臣已經快走到廳門口了。

楊甯望著他的背影:“你怕了是麽。”

俞星臣道:“我怕什麽?”

“比如,”楊甯盯著他:“給她知道。”

俞星臣回身,眼中透出震怒。

楊甯哈哈地笑起來:“被我說中了,是不是?你竟然也有這天,你居然會怕她知道……俞星臣,你不是不喜歡她的嗎?就這麽回心轉意了?”

“住口。”俞星臣幾乎失態。

他不知道她是怎麽安排的,但他很擔心隔墻有耳。

事情發生的太快,俞星臣沒想到楊甯這麽聰明,竟會看破他的秘密。

說到底,也是他疏於防範過於大意了。

楊甯收了笑,目不轉睛地看著俞星臣的臉。

“現在,你跟我之間,都沒有任何秘密了。”她若有所思地點點頭,眼角還掛著一點不知何時沁出的淚漬。

俞星臣道:“你想幹什麽?”

楊甯的臉色逐漸恢復了平靜:“我想……我想俞大人幫我一個忙。”

俞星臣皺眉。

楊甯道:“母親在南衙受盡折磨,再在禦史台,是熬不下去的,你知道該怎麽做。”

“笑話。你當我是什麽?”俞星臣冷笑。

楊甯歪頭,似笑非笑地看著他:“我當然知道俞大人能耐,不過,俞星臣,你最好想明白。”

“你威脅我?”

“不是威脅,是金玉良言……”楊甯搖了搖頭,目光落在他手背上那殘留的淺淺疤痕。

之前他設計了她,讓她差點萬劫不復,她一簪子幾乎毀了他的手,留下這褪不去的疤痕。

俞星臣察覺她的眼神,將手背在腰後。

“我只想你明白一件事,”楊甯擡頭,淡淡道:“你要是還跟我互相捅刀,那就別怪我……把所有人都拉下水。”

俞星臣屏住呼吸,他很快明白楊甯這句話中的意思。

“楊甯,”他按捺心頭的寒意:“別太……面目可憎了。”

楊甯驚奇地看著他:“在三爺心中,難道我還不夠面目可憎麽?”她眼神一沉:“別忘了,是你逼我到這種地步的。”

俞星臣哼了聲:“你為何不說,是你咎由自取。”

楊甯閉了閉雙眼,雖知道了真相,仍是讓她有些微微地暈眩:“我不跟你辯論,如今我只要母親無事,僅此而已。”

如此而已。她看著俞星臣:“我如今不想生事,你也最好別逼我玉石俱焚。”

因為這個,俞星臣才一反常態,請端王求情,終於把顧蓧從禦史台“救”了出來。

難為他在薛放面前,依舊振振有辭,回答的天衣無縫。

俞星臣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該感謝楊甯的“適可而止”。

他心想,假如當時……楊甯還提出更過分的要求,他還會不會答應。

不過,在得知楊儀也要往北之後,俞星臣心中隱約便有個念頭。

這個秘密,不會埋藏多久了。

因為他沒法保證,楊甯會忍一輩子不說出來。

包括他自己,他也不知能忍多久。

那索性他先說出來。

江太監看俞星臣微微垂眸,臉色一陣陣變化,心中嘖嘖。

兩人喝了會兒茶,不免說起北境的情形,雖然多半都是江太監在說,俞星臣只是關鍵時候插一句。

不知不覺提到了薛放,江公公道:“這十七到底跑到哪裏去了?北境如此兇險,也不知他怎樣。他那傷,可還沒有好利索呢!真叫人操心。”

俞星臣張了張口,忽然馬車顛簸了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