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一更君(第3/4頁)

室內點了十幾只的蠟燭,勉強可用。

處置了血管,張太醫負責縫合,楊儀退後兩步,本要在椅子上坐下,卻扶著椅子邊兒跌坐在地上,她已經盡力,甚至不在乎後果如何。

等張太醫也縫合完畢,赫連彰仍是沒有醒來。

已經過了子時。

俞星臣來找楊儀的時候,正小甘扶著她,伸手在給她撫胸順氣。

靜靜地,俞星臣在門口站了半晌,直到小甘察覺:“俞大人。”

楊儀微微睜開眼睛,卻又疲憊地合上。

俞星臣走了進內,看她的臉色越發不好形容了,透凈而薄白的像是對著日色照看的薄胎瓷,極其難得而極其易碎。

思忖了會兒他道:“你也不必想太多,北境就是這樣,生死無常。或者說,其實舉天下也是如此。”

楊儀垂首。

俞星臣輕聲一嘆,道:“晁將軍分析,這次動手的十有八九是北原人。北原一直派人在北境各處滲透,能做到這種地步,只有他們。”

她終於開口:“他們為什麽要找我。”

“為什麽?”俞星臣蹙眉,想了會兒:“也許你是皇上欽封的第一個女太醫、永安侯,更是臣民百姓心中妙手仁心的神醫,而且價值一座丹崖啟雲。若是毀了你,不禁北境震動,周朝也會大震。”

毫不諱言,如今對北原人來說,殺了楊儀,大概等同於一場大捷了。

只是連俞星臣都沒料到,北原人如此舉動,還有另外一個原因。

楊儀道:“我何德何能,竟然會被一國之力盯上。”

雖然她沒有錯,但無可諱言,今日兵備司裏死傷的這些人,都是因為她。——楊儀是這麽認為的。

俞星臣像是看出她心裏在想什麽。“這不是因你,你也不用過於自責。”

楊儀擡頭。

他道:“兩國之爭本就殘忍,成千上萬的人填入其中,血流漂杵,都是有的。他們今日不擇手段,無非也是為了打擊周朝,或者你不如想一想……他們要在戰場上殺死成百上千的士兵獲得的勝利,竟跟殺死你一個人是等同的,心裏是不是會好過些?”

楊儀感覺他越發“會”說話了,呵呵道:“我沒覺著哪裏好過,寧肯不要我跟這些、牽扯在一起。”

俞星臣便不言語了。

良久,俞星臣似有感而發,仿佛自言自語地:“有時候,是身不由己。”

“身不由己?”

俞星臣淡淡道:“不管你願意不願意,一旦開始,只怕連你自己都不知道最終的走向……到底會發生什麽,死多少……無辜的人。”

楊儀深深吸氣。

半晌,她道:“俞大人,你是、在說兵備司的事呢,還是……另有所指。”

俞星臣轉頭跟她目光相對。

搖曳的燭光中,兩個人的臉色都顯得有些恍惚迷離,似真似幻。

俞星臣道:“你說呢。”

楊儀的唇角輕啟,又合上。她轉開頭。

俞星臣也垂了眼簾。

兩個人一左一右地坐著,氣氛顯得極其詭異,

楊儀先坐不下了,她站起來。

俞星臣仿佛被驚動,轉頭看向她:“儀……”

她正要走,聞聲回頭,眼神中,是驚悸駭然跟陡然而生的抵觸。

他抿住了唇。

楊儀本就因為今日白天的事情極不受用,此刻跟俞星臣說了這幾句,只覺著從裏到外的冷,整個人好像是被冰水包裹著,無數冰冷的針尖刺骨。

“不要說了。”她將臉冷了下來,“你最好一個字也不要說,我也不想聽。”

俞星臣道:“你不想聽,是因為知道我要說什麽,對麽?”

楊儀閉了閉雙眼,從牙縫中擠出兩個字:“不是。”

俞星臣隨著站起,他往門口走了兩步,回頭,一字一頓:“當時我從羈縻州帶你回來的時候,我因為受傷……你當時在我身邊說的話,我、其實是聽見了的。”

當時因為有刺客戕害於她,卻是俞星臣及時護住,他命懸一線。

半是昏迷中,靈樞把楊儀請來,懇求她相救。

當時楊儀在看似昏厥不醒的俞星臣跟前,曾說過:

——“若你只害我一個,今日這番舍命相救也可抵過了。”

“我曾經期盼,希望它能多像你一些。”

還有更多。

俞星臣原本不懂何意,更不解那個“它”是什麽。

但他記得很清楚。

楊儀寒著臉。

聽見了?那時候他就聽見了?!可……

俞星臣道:“本來我……也許這輩子都不會明白,你為何從一見面,便對我一副深惡痛絕,恨之欲其死之態,為何說那些話。”

楊儀逼著自己鎮定下來:“你說‘本來’?”

俞星臣的目光有點朦朧:“是,本來。”

也就是說,他現在是“知道”跟“明白”的。

楊儀確實曾有一種預感,就仿佛俞星臣知道了什麽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