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三更君(第2/3頁)

用“大成湯”,驅除他體內淤血,有益於他早日清醒,用“十味參蘇飲”,補氣寧血,針對他肺中蘊火,外傷用“歸尾斷續膏”、“血竭三七粉”。

如此到了晚間,赫連彰雖仍未醒來,但總算已經穩定很多。

期間晁大通頻頻探望,晁秀兒更是不放心,不過胡太醫得了俞星臣授意,並沒有讓她靠前。

而在楊儀歇息的間隙,晁大通終於把自己所知道的薛放的種種告知了。

原來從薛放自定北城回來,武威城中的馬監軍已經等候多時。

迎著他進內,馬浜滿臉堆笑道:“之前還以為,薛督軍會在十月中到,沒想到來的如此之快。”

其實薛放前往定北城的消息,馬監軍早就知道了。

畢竟臥龍山上的賊寇半日之間被盡數斬殺……雖也有些見勢不妙提前逃走的,比如那鐘軍師,但此事絕不可能毫無消息。

何況還有那些被解救的生還者。

這些人下山後,消息散播。起初無人知道是京城內來的薛十七郎所為,直到陸陸續續,往定北城的路上又發生幾件事,才確信是薛放。

只是馬監軍並不說破罷了。

而在說話間,馬浜往外瞟了眼,見屠竹站在廳門口,手中抱著那柄極長的朔寒天罡槍。

馬監軍盯著那比一個人都高的長槍,竟分不清這是幹什麽用的。兵器?這麽長、且看起來極重,怕是不稱手吧。

薛放道:“我是個急性子,皇上既然派了差事,自然得打起精神來,因為我初來乍到,都不知北境是個什麽情形的,所以之前特意往定北城方向繞了一圈。怎麽馬監軍不知道嗎?”

馬浜不提,他倒是反客為主。

“此事確有耳聞,”馬監軍笑呵呵道:“只是未曾得到督軍的確切消息,故而不敢確信。”

薛放道:“那還是我考慮不周了,不過因為倉促之間,有所疏漏也不免,請監軍見諒吧。”

馬監軍笑道:“哪裏哪裏,督軍親力親為不辭勞苦,才令人欽佩。”

“北境這種地方,龍蛇混雜,情形瞬息萬變,不敢小覷。”薛放同他“寒暄”了幾句,話鋒一轉:“比如,最近威遠那裏出了什麽事?”

馬浜皺眉:“是,正要稟告監軍,是那個皇上欽封的穆不棄,他居功自傲,擅自帶人出城跟北原人交戰……結果失利,此刻應該身陷敵陣,不知如何。”

薛放道:“這穆不棄,不是個人物麽?怎麽如此無能?”

馬監軍哂笑:“此人本就有些恃才傲物的,是因為上次僥幸在復州一戰中出了風頭,皇上親自嘉賞,調到了威遠關的,誰知越發讓他不可一世的了。連我跟沈太守的話都不聽,一意孤行,屢不聽令。先前聽說有北原的士兵在威遠西野出沒,他連說不說一聲,親自帶人前去……我們是後來才知道的。真是豈有此理。能有今日,也不足為奇。”

此刻,武威太守沈笙來到,跟薛放見過了。馬浜道:“薛督軍正跟提起那個穆不棄呢。沈太守自然也深為他所苦……當初他在復州的時候,就連累了童太守因他而被貶官,現在又跑到這裏來……”說著搖頭。

薛放看向沈笙:“沈太守也不堪其苦?”

沈笙垂首笑笑:“我乃文官,於軍事上所知有限,一切都拖賴馬監軍跟兵備司眾人罷了。”

馬浜暗中哼了聲,卻對薛放道:“總之對於穆不棄,薛督軍莫要理會此人,不過是個南蠻莽夫,這次他若死在北原人手中,還算是馬革裹屍,有個美名,就暫且不追究他貿然出擊之罪,可要是他大敗而歸,自然難逃軍法處置。”

薛放聽的耳朵一抖:“等等,你說什麽……他是哪裏人?”

馬浜道:“他是南邊的口音,古裏古怪,自然是個南蠻莽夫。”

薛放的心中一時轉過無數念頭。

他的本能發作,仿佛嗅到了一點熟悉的氣息。

此刻沈笙卻也看著在門外屠竹舉著的那一杆槍,小心問薛放:“薛督軍,這把銀槍是……”

薛放道:“怎麽,沈太守識貨?”

沈笙起身,走近了細看,俯身之時,終於在槍身上找到了那個模糊的“楊”,他一驚擡頭:“是當日鎮守幽燕北地,天上將星下凡的楊延昭楊六郎所用之‘朔寒天罡槍’?!”

這一串,把馬監軍說的一愣一愣的。楊延昭他是知道,宋朝的名將,但什麽槍什麽將星,他卻如聞天書。

薛放忍笑:“沈太守果然是個明白人。”這些別說馬浜,連他自己也知之甚少。

沈笙瞪圓雙眼看著薛放,一改先前那低眉順目的樣子:“此槍小侯爺從何得來?”

薛放道:“臥龍山上搶來的。”

沈笙雙眸微閉,長長地籲了口氣:“原來殺滅臥龍山賊匪的,果真是薛督軍?!竟又得此絕世神兵,簡直是……天佑大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