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一更君(第2/3頁)

再加上兵備司眾人一起懇求,戴知州勉強松口,勒令晁大通三日內盡快查明真相,找出赫連彰的同黨!

如果查不出來,那就晁大通跟求情的眾人一起處置。

畢竟赫連彰是晁大通的心腹,如今居然刺殺本地長官,戴知州豈會一點兒都不疑心晁大通?

怎奈赫連彰傷在心室處,傷勢十分嚴重,自從被擒,一直昏迷不醒,氣若遊絲。

晁大通請了好幾個當地有名的大夫給看,都束手無策,有大夫判斷:“這位將軍傷在心室處,本來心脈斷絕,早就回天乏術,只不知為何還吊著一口氣,但也不容樂觀。大人還是莫要……”

竟沒有一個說能治的,看這般情形,只怕也未必會醒來了。

正在這時,晁大通的女兒晁秀想到了一件事!那就是永安侯帶人往北境而來的那個消息。

這都一個多月了,他們這裏當然也都聽聞了,而估算著永安侯的行程,假如走的快的話,這會兒也差不多到了這附近。

晁大通本灰心絕望,一來永安侯未必來的及時,另外,就算到了,那麽那永安侯究竟有多少斤兩,是真的能治病救人還是徒有虛名?尚未可知。

晁秀勸說道:“父親莫要如此,如今彰哥哥受傷極重,命懸一線,卻還在苦苦掙紮,父親為何先要放棄了?好歹要盡力而為才好。”

聽了女兒這句話,晁大通才被觸動。

當下立刻派人去探查永安侯的行程,果真得知楊儀一行趕的很快,已經過了廣安州,將到賢良鎮。

得到這消息後,晁大通急忙帶人親自趕來。

晁大通把事情說完,道:“之前隱瞞身份,確實是我們不對,不過因為赫連出事,最近衛城風聲鶴唳的,唯恐再有什麽刺客,所以歐成才假冒是我,只為以防萬一。但是我們請永安侯救一救赫連彰,不為別的,只為但凡認識他的,都不信他是那種狼子野心的……而且,我們也想知道真相,不然就連我們兵備司在知州大人眼裏,也是不清白了!如此對於日後共抗北原,也大為不利。”

俞星臣聽晁大通說了赫連彰的事情,就知道不用自己再多說了。

這件事於情於理,於公於私,以楊儀的脾氣,都絕不會坐視不理。

不過,楊儀在起身前道:“晁將軍,我有一句話說在前頭,我只能盡人事,能不能救,還要到看了傷者情況之時再做判斷。你可明白?”

晁大通道:“我已經沒有別的法子了,永安侯肯伸出援手,不管事成與否,晁某都感激在心。”

楊儀搖頭。

她寧肯自己能救赫連彰,至於晁大通感激還是懷恨,則隨他而已。

天還不亮,車駕啟程,在晁大通等的護衛之下,浩浩蕩蕩往衛城方向而去。

他們這一隊人裏,楊儀自有車駕,胡太醫跟張太醫等人一車,還有幾個太醫院的醫學生,藥侍們又占了兩輛。

俞星臣來的時候,也自有車駕,他因為熬不得那種極冷,便也是在車內。加上兩邊各自帶的人馬,著實聲勢浩大。

一陣急趕,卻在巳時左右終於抵達。

這許多車駕人馬入城,一時塵土飛揚,引得百姓跟士兵們均都驚愕地駐足觀望,不知何故。

晁大通等親自開路,一路暢通無阻,來至兵備司。

兵備司這裏已經得知消息,門口呼啦啦地跑出許多的士兵跟武官,都眺首以望。

晁大通跟歐成等人剛翻身下地,便有幾名武官趕過來,其中一人問道:“將軍,真的是請到了永安侯?”

“她可能救赫連大哥?”

幾雙眼睛一起盯著晁大通。

晁大通示意他們安靜,同眾人站在門口處靜候。

不多時,楊儀的車駕停下,江太監跟小甘一左一右扶著她下來。

武官們眼見是這樣清瘦而偏孱弱的女子,且年紀竟不大!都忍不住面露震驚之色,面面相覷。

楊儀掃了掃眾人,隨著晁大通向內而行。

她身後俞星臣,張太醫胡太醫也一並跟從。

那些武官見他們入內了,才在背後開始議論:“怎麽回事,為何……是這樣病弱一般的女子?”

“那就是永安侯?看著、看著……”要形容,又形容不上來,總之找不到合適的詞。

另一個武官道:“都別說了,橫豎永安侯已經到了,赫連到底會如何,且看這一次吧。”他說完後,便邁步向內去了。

等他也跟著進門,才有一個武官小聲道:“哼,他還好意思說,不是他,赫連大哥怎麽會這樣……”

“噓,別胡說,當時赫連大哥蒙著臉,龐校尉又怎會知道是他……早知道,就不會下死手了!事發後,他也極為難過,你難道沒看見?”

原來當時刺傷了赫連彰的,正是這位龐一雄龐校尉,當時他在知州府內做客,聽見動靜後出來,以為是刺客行刺,當即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