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二更君(第3/4頁)

楊登的唇哆嗦,終於轉開頭:“我知道對不住她,可是她不該做那些事……”

“我說了那是誤會!”顧盟喝止:“你何必還要糾纏!何況她不是已經……改了很多了麽?說句不好聽的,連佛家都說什麽‘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為什麽你就不能跟她安安穩穩的!”

“我心裏過不去,老爺子,”楊登落了淚:“你知不知道?我寧肯她對我那樣,我必無所怨言,但……儀兒不行,不行。”

顧盟似乎有些忍無可忍,他咬了咬牙,扭開頭,最後道:“你果然是個老實志誠的人,可就是太老實了、令人恨!”

殿內。

楊甯之前犯了一陣暈眩,此刻悠悠醒來。

她看見宣王站在自己跟前。

“王爺、還在。”楊甯輕聲道。

宣王端詳她:“除了護國寺那一次,這是第二次。”

楊甯怔住:“什麽?”

宣王負手道:“看你……不顧一切,或者也可以說是真情流露,大概如此之類。”

楊甯雙眸微睜,唇動了動。

宣王凝視著她的臉,眼神帶幾分探究:“你這個人,說你真,你‘真’的極少,說你假,你卻又‘真’的驚人,這次是為了你的母親,上次,是為了誰?”

楊甯咽了口唾沫,眼神躲閃:“王爺、何必說這些……我也不太懂是什麽意思。”

“你以為本王不知道?其實只要稍微留心,就能查出護國寺那日,你都做了什麽,只要知道了,當然會明白你為了何人。”

楊甯覺著肚子又抽了一下:“王爺……”

宣王的臉色卻仍是很淡漠,道:“真的有那麽舍不得?所以先前,父皇說是他稟告了刺客沖著顧蓧而來,你才會那樣反應,既然你們不是兩情相悅,為什麽你還念念不忘?”

楊甯竟有些受不了:“不要說了!”

宣王仔細看著她痛苦的臉色:“這會兒你倒像是個真的人了。”

楊甯擡手捂住了臉,不想讓他看自己難堪之態。

宣王也沒有再看,而是走開了幾步。

沉默片刻,他道:“我在護國寺這些年,唯獨弄懂了兩個字。”

楊甯慢慢地放手:“是什麽?”

“就是……”宣王道:“‘因果’二字。”

楊甯微震,喃喃道:“因果?”

宣王淡聲道:“十界迷悟,無非因果,緣生緣滅,便是因起跟果落罷了。所以,你也不必如此執迷痛苦。各人自有各人的因果,一切艱難或喜樂,不過因果相關,應劫而已。”

他說了這句,卻又朦朧一笑:“只是,你此刻的痛苦執迷,亦算是因果的一部分。倒也罷了。”

宣王回身,看楊甯滿目茫然,宣王道:“至於顧蓧,也是同樣。她種下了因,自得其果。你最好不要過於幹涉。”

先前幾句,乃是佛教之中的因果關系,並宣王自己的感悟。

縱然楊甯聰明,但這會兒一時也無法徹悟。但這一句卻凜然明白。

她的眼神利了起來:“王爺是說,母親落得如此地步,是她自己……”

宣王道:“這個你比我更清楚。捫心自問就是。不必問我。”

楊甯語塞,片刻她道:“那王爺你的因果呢?”

宣王目光湧動,卻並未回答。

午後。

小太監來報信,說是皇上開恩,命南衙放人,讓禦史台跟巡檢司聯手查辦。

楊甯說不清自己是驚還是喜,忙趕去南衙。

她懸著心,生恐自己看到無法承受的場面……之前只是聽說過有關南衙的種種,雖覺可怖,但只是別人的故事,跟自己無關,倒也罷了。

哪裏想到有朝一日,竟是息息相關!

正等待中,兩個太監將顧蓧擡了出來。

楊甯只看一眼,差點要昏過去。

南城門外,城郊六裏地。

官道上十幾匹馬兒正奔騰疾馳。

簇擁當中一人,身著錦繡麒麟袍,頭戴忠靖冠,玉白的臉上蒙著一塊兒帕子,只露出狹長銳利的雙眸,正是藺汀蘭。

馬蹄踏落,塵土飛揚。

眼見京城在望,藺汀蘭突然放慢了馬速。

身後眾人不明所以:“小公爺……”

藺汀蘭眯起眼睛,盯著前方小小酒肆之旁。

小樹林邊兒,一匹通體素練般的白馬正閑步吃草,而一道頎長的身影,正閑閑地靠在楊樹邊上,似笑非笑地看著他。

目光對視的片刻,藺汀蘭心頭竟一頓。

他轉頭看向身旁眾人,一邊擡手,仿佛自然而然般將蒙臉的帕子除下。

“你們……先行回京,我隨後就至。”

一聲令下,眾禁衛策馬而去。

藺汀蘭暗中深吸了一口氣,緩緩打馬來至那酒肆之前。

他甚至並不下馬,而只是半帶戒備地問道:“這會兒京內該熱鬧的很,你在這裏做什麽?”

薛放撫了撫白馬的脖頸,擡腿走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