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二更二更君(第3/4頁)

猛然聽到動靜不對,才要掀開車簾,耳畔聽見一陣馬蹄聲響。

那邊的人還沒有到,聲音先響起來:“哪裏來的野狗在這搗亂。”

楊儀聽見這個聲音,抿了抿唇,便又垂下了簾子。

鄂極國的使者才要推開楊佑維去馬車旁,聽見聲音熟悉。

回頭,卻見清晨的陽光之中,少年策馬而來,身上換了靛藍的武官袍,極濃的藍卻更顯出那濃眉星眸,如畫的眉眼,沾著微溫的暖陽之光,實在耀眼的可以。

“薛十七……是你!”使者瞪他。

薛放策馬來到跟前:“這不是狹路相逢麽,你在這裏幹什麽?”

使者說道:“我、我是聽聞了楊侍醫的大名,想要見見她的人。”

薛放道:“願意給你見的時候你自然就見著了,不想跟你照面,你就離的遠遠的。”

使者欲言又止,他很忌憚薛放,畢竟是連索力士都能擊倒的人。

可忍氣吞聲又不是他的做派,便嘀咕:“你們……太過無禮,我要向皇帝陛下告你們。”

薛放驚奇:“你還惡人先告狀?是不是討打?”

使者外強中幹地叫道:“你還敢打我?”

薛放看楊佑維正揉著手臂,便一把攥住那使者的手:“我還真不敢打你。只是你可別挑釁我。”

使者手腕劇痛,兩個眼珠幾乎從深眼窩裏浮動出來:“住住手!你幹什麽!”

使者身後跟著的幾個人見狀,也忙叫道:“放開我們大人!”

薛放身邊的,卻是艾靜綸,小林等幾個人,本來靜觀其變,此刻便也過來擋住:“幹什麽,要打架麽?”

楊登之前見這使者蠻橫,還怕事情不妙,如今見薛放來的及時,頓時安心。

此刻見情形如此,楊登極擔心節外生枝,忙道:“十七,不要為難,只叫他快去吧。”

而馬車裏,楊儀因為察覺不妥,也叫道:“十七。不必同他一般見識。”

薛放這才猛地松手。

使者冷不防,身形一晃,整個人從馬背上向下翻了過去,跌的七葷八素。

艾靜綸等幾個大笑起來。

薛放陪著楊儀三人到了午門口,搭手讓楊儀下了馬車。

目光相對,脈脈地便有萬語千言。楊儀撫了撫他的右臂:“別那麽沖動,少跟他們生事。”

薛放道:“若非他無禮,我才不管。”

楊儀想了想:“你要去巡檢司?”

“嗯……我下午來接你?”

她揚首一笑:“好。”

薛放想抱一抱,又是在宮門口,何況楊佑維跟楊登還在旁邊等著。

他其實還有話想說,看向前方那巍峨肅穆的宮墻,掩去眼底的隱憂,只輕輕地握了握她的手。

政明殿。

皇帝望著面前的楊儀,臉上一點喜色都沒有,微皺眉頭。

“本來就弱,現在更好了……”皇帝無奈地長嘆了聲:“你可知道,朕封你‘永安侯’的意思?”

楊儀道:“臣不敢妄自揣測聖意。”

皇帝笑了兩聲,示意魏明。

魏明過去扶著楊儀起身,到旁邊的錦墩上坐了。

皇帝說:“你只管想,想到什麽說什麽,朕絕不會怪你。”

其實從聽說之後,楊儀便忖度過,——永安,這個封號又是在疫情之後賜予的,自然是千家萬戶平安順遂,江山社稷長治久安……

總歸是這一類的祈願吧。

既然是皇帝,應該都是這麽想。畢竟這才是最重要的。

楊儀便道:“皇上自然是願天下長安之意。”

皇帝笑:“倒也罷了。端王、俞尚書等,多半也是這麽認為。只是他們又怎會知道,對朕而言,只是為一人祈願而已。”

楊儀的雙眸微睜。

皇帝瞥了瞥她:“天下,有諸多人看著,你自個兒的身子,卻得你自己料理,你可懂朕的意思?”

楊儀心頭震動,起身:“皇上……”

就在這時,外間小太監走了來。

魏公公過去,側耳一聽,忙回來跟皇帝道:“端王殿下同俞參軍求見,還有,那鄂極國的使者,說是要告禦狀。”

楊儀一聽那三個字,頓時皺眉。

“告禦狀?”皇帝嗤地笑了:“他可真會入鄉隨俗。傳。”

楊儀猶豫著,心想要不要把在路上發生的事先告訴皇帝……可萬一那鄂極國的使者不是為了此事,自己豈不是不打自招了?

皇帝望著她臉色變化,道:“你且坐著吧。大病初愈,更虛的很。”

一會兒,藺汀蘭陪著端王跟鄂極國的使者走了進來。

那使者竟是吊著一只胳膊在胸前,愁眉苦臉,直到看見楊儀,頓時神情大變。

楊儀原先本來已經坐下了,見端王跟俞星臣,藺汀蘭走了進來,就又站了起來。

她沒發現那使者如何。

直到藺汀蘭在旁站住,端王行禮,那使者還是緊緊盯著楊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