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一只加更君(第3/4頁)

楊儀看了眼喬建,見他正攔著老太太,她便拉著薛放往外走去。

出了院子,兩個人跟著喬府的人往外走,薛放道:“怪不得喬小舍那麽無法無天,家裏有個不講理的老婆子慣著,要學好也難。”

楊儀道:“你不要去招惹這老夫人,她的身體不是很妥當。”

薛放笑道:“她的身體有什麽不妥?再慢一步,她要拿龍頭拐杖打我呢。偏偏我又不能還手。”

楊儀道:“我是怕你惹禍,老夫人喘的厲害,又有汗,加上體胖,我怕她有痰厥驚風之兆,你雖不能動手,但若再說兩句,生生地把她氣出個好歹來,那豈不又是咱們的罪了?有理也做了沒理。”

薛放感慨道:“嗯……這個老太太一出,比埋伏這千百人還管用呢,生是把我們制住了,還是喬國公精明啊。”

楊儀笑。

薛放又問道:“對了,你剛才看了喬小舍的脈象,就說什麽‘飲鴆止渴’‘壯士斷腕’又什麽‘轅門斬子’的,一個個都不是好詞兒,怪不得那老太太氣的那個樣子,你怎麽用這些詞?”

楊儀嘆氣:“之前你說喬小舍的病有蹊蹺,確實是有的。”

“果真是裝的?”薛放睜大雙眼:“你為什麽不告訴我讓我把他揪起來?”

“如果是裝的,我自然也有法子讓他起身,偏偏不是裝出來這麽簡單。”

“那又是怎麽?”薛放不懂。

楊儀道:“飲鴆止渴。”

方才的飲鴆止渴,壯士斷腕,轅門斬子,楊儀都不是隨口說說的。

她看出了喬小舍確實有病,但這病,卻是人為的。

喬小舍房中,除了桂枝湯的氣息外,還有很淡的辛澀氣。

而喬小舍身上,那氣息更濃些。

楊儀查看喬小舍症狀,又細想那氣味,就知道那是什麽藥。

丁公藤跟蒼耳子。

這兩種藥,丁公藤小毒,有發汗之效用,多用必導致體虛,蒼耳子亦是有毒,服用不當會導致嘔吐腹痛等等。

蒼耳子本就是解表之藥,再加上丁公藤,喬小舍先前必定汗出如漿,又加別的表象,脈象當然不穩。

倒不算是瞞過了蔡太醫,畢竟他是真的“病”了,只不過是人為之故。

不過喬國公也太狠了,雖然說這兩種藥他未曾重用,也要不了喬小舍性命,但到底是有損元氣之物。

偏偏蔡太醫開的桂枝湯也是解表的藥,這累積疊加的,喬小舍再康健也熬不住。

喬建不想喬小舍去巡檢司受審,居然用這種法子,所以楊儀才用“飲鴆止渴”來形容。

至於壯士斷腕,就是提醒他不如別玩這些花招,還是乖乖把人送往巡檢司。

轅門斬子就更不必說了,楊宗保那樣出色,只因違背軍令跟穆桂英陣前結親,還差點兒被楊六郎殺了,何況如此不孝子。

兩人出了國公府院門口,薛放回頭一看:“他們到底是怎麽想的,真以為能躲得過去?這種溺慣,哪裏是愛子。”

楊儀望著那威風凜凜的門匾,門口那些雄壯的家奴們,若有所思道:“我看,也未必是真心愛子……”

兩人上車往回,才出了國公府街,迎面幾個太監迤邐而來,攔住了馬車。

屠竹忙上前問緣故,那太監道:“我們是宣王府的,王爺請小侯爺同楊侍醫過府飲宴。”

巡檢司。

藺汀蘭跟俞星臣打聽國子監的案子,尤其是有關於黃鷹傑的詳細。

俞星臣對於黃鷹傑的惡感顯然不似對喬小舍丁鏢等人,可也未必能多說,只道:“等主犯拿到,審訊之後,才能定罪。”

黃鷹傑並未抵賴,算是供認不諱,又是被脅迫從眾,並非主犯。

俞星臣雖然也想許個寬限的諾,但又實在拿不住最後定案到底如何,所以也斟酌用詞很是謹慎。

藺汀蘭問道:“現在不能帶人出巡檢司?”

俞星臣道:“請見諒,此刻必要一視同仁。”

“那為何還有主犯未到?未免叫人覺著巡檢司欺軟怕硬,這可未必能服眾。”

“喬小舍原本重病不能過堂,”俞星臣想想方才薛放那迫不及待:“想必薛小侯爺已經帶了楊儀去國公府診看,稍後必有結論。”

才說了這句,門外報說鴻臚寺陳大人、忠寧伯老爵爺以及黃校尉一起到了。

說曹操曹操就到。藺汀蘭看向俞星臣:“俞大人可要想好如何應答才是。”

俞星臣心頭轉念,站起身來。

藺汀蘭也隨之起身,就在往門外走的時候,忽然聽見隱隱地犬吠聲。

小公爺一怔,不太置信地側耳傾聽,此刻臉色還算尋常。

沒想到那犬吠聲轉瞬便到了門外,一只黑狗從門口探頭,看向裏間。

豆子望著藺汀蘭,汪汪地叫了起來,隨著吠叫,耳朵亂抖。

猛然間看見豆子那個黑乎乎的狗頭,藺汀蘭臉色驟變,急急後退,竟閃到了俞星臣的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