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9章 初七二更君(第2/4頁)

葛洪為人用藥,不主張用昂貴稀少的藥材,而最擅長用隨手可得的一些草藥來治病,他在《抱樸子》中就有一句極著名的話:籬陌之間,顧眄皆藥。

意思是說籬笆左右,田間地頭,目之所及的都可以入藥。而他的《玉函方》,就是各種方便應急的藥方之大成,極其珍貴。

楊儀從頭細看,其中不乏有些自己已經知道的方子……畢竟她在外頭遊歷,外加上所看之書也不少,自然跟玉函方中所記載的有所重合。

但也不少自己聞所未聞的奇記偏方,看的她如癡如醉,竟不知道是什麽時辰,也不覺著疲倦,只一邊兒看一邊兒在心中拼命背誦。

楊儀看出這三本書,多半是皇帝自己的禦用藏書,所以才送來的這麽快,而且看著又頗有年歲極貴重的。

這自然是借給她看看,指不定什麽時候又拿回去了。

所以得趁著這個機會,能記住的多記住一些。

正在飽看之時,外頭腳步聲響,一個宮女進來,行禮道:“楊侍醫。”

楊儀頭也不回地“啊”了聲,眼睛還在書上。

那宮女道:“內宮傳消息說盛貴人腹痛難忍,請楊侍醫前往給看看。”

楊儀本正陷於書中無法自拔,聽見“腹痛難忍”,一下子撩動她心裏那根救急的弦:“啊?是誰?”

宮女道:“是盛貴人,來請的公公們已經稟明了皇上,皇上恩準了。”

楊儀總算回神,趕緊把書小心翼翼地往捉內推了推:“好,我立刻去。”

兩個宮女跟在後面。

出了東配殿,就見門口處已經有一道熟悉身影立在那裏,正是藺汀蘭。

在他身後,站著幾個內苑的太監,手中各自提著燈籠。

皇帝的政明殿前一片空闊,站在欄杆前望去,便是連綿的宮墻跟青天。

此刻,燈籠光在藺汀蘭身後閃閃爍爍,再往後卻是青黑色的天幕,看著就好像他站在懸崖邊上似的。

楊儀怔了怔,上前:“小公爺?”

藺汀蘭淡淡道:“走吧。”

沒有等她再說什麽,他已經轉身。

楊儀本想問問他知不知道害病了的盛貴人是什麽症狀,那宮女只說是腹疼,沒有其他的話。

入夜的宮內,更是有一種萬籟俱寂的寂靜,楊儀只聽見嚓嚓的腳步聲,此起彼伏。

她正左顧右盼,藺汀蘭道:“莫不是累了?”

“啊?沒有。”楊儀忙否認。

藺汀蘭道:“宮內若非皇上開恩準許,是不得乘坐鑾輿之類的,若實在累……”

楊儀不知道他底下要說出什麽來,只忙攔住了:“不不,不累。我只是想問問,這位貴人娘娘為何突然腹疼,是……一時吃壞了東西呢,還是痼疾、或者有其他緣故。”

藺汀蘭道:“這盛貴人,就是先前伺候皇上、惹怒聖駕的。”

楊儀愕然:“哦?那……”

藺汀蘭看看前方,往她身旁踏近了一步,微微垂首,他道:“你知不知道……避子湯?”

楊儀雙眸睜大:“這……知道,您是說,這位貴人喝了、這個?”

藺汀蘭道:“據我所知是如此。”

楊儀本來還想再問幾句,可看看他月光下仿佛冰雪一樣的臉色,決定噤聲。

可她心裏甚是疑惑:避子湯?

這就是說,皇帝之前確實跟那位貴人……可是皇上不想要“留”子嗣,所以才會給避子湯喝。

何苦呢,這麽大的年紀了,就算妃嬪有身孕,又能如何?

這若是在民間,只怕還是一件大喜事。

可皇帝偏偏不想要?

她實在不明白皇帝是什麽心思。

楊儀不由嘆了口氣。

藺汀蘭卻聽得清楚:“為何嘆氣?”

楊儀張了張口,小聲道:“這避子湯,多半是涼藥,不是誰都能喝的,尤其是喝的多了,只怕對女子的身體有礙。”

藺汀蘭的眼底卻一片淡漠不驚:“他們是妃嬪,自然雷霆雨露,都是君恩。”

楊儀欲言又止,只覺夜涼三分。

來至盛貴人的居所,才進院子,就聽見慘叫聲。

藺汀蘭在門口站住。

楊儀進內,有兩個妃嬪打扮的正在裏間,見一個太醫打扮的進來,忙避讓,一時竟沒認出楊儀是女子。

楊儀向著兩人點頭,循聲入內,見榻上躺著的正是白天見到的那美貌妃嬪,正疼得臉色煞白,汗濕發鬢。

望見楊儀之時,盛貴人先是一驚,繼而申吟著道:“楊侍醫……救我!”

楊儀上前握住她的手,卻覺著女子的手冰冷,她忙順勢去探到她的脈,脈沉緊,可見確實是服用寒涼太過,導致寒邪凝滯。

楊儀即刻寫了一副附子理中散,加幹姜,人參,茯苓,薏仁。

想了會兒,看盛貴人擰眉氣息微弱的樣子,又添了一味蓽澄茄,吩咐道:“最後這味極少見,太醫院裏未必有,讓找一找,若沒有就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