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二更二更君(第2/4頁)

“這話未免沒道理,別人可以不說,可我們是官差,”吳校尉不由分說地道:“請秀才快說,我們還要回去復命呢。”

任秀才遲疑了會兒,終於說了兩個名字,地點。吳校尉怕急不真切,就叫他寫在了紙上。

吳校尉從廳內出門,四處張望,也看不出什麽來。

正將走的時候,卻有個婦人匆匆自後宅轉出來,看見吳校尉,急切地問:“康兒、康兒在京內嗎?”

吳校尉道:“你是……任夫人?”

那婦人滿面憔悴,兩只眼皮微腫,顯然是哭過的,此刻焦急地望著他:“康兒可還好?”

“並無大礙,既然確認是府裏之人,明日自當送回。”

婦人猛地一顫,臉上卻掠過一絲駭然之色,並沒有半點驚喜。

吳校尉微微疑惑,不知是否是自己看錯了。

婦人的嘴唇蠕動,眼中含淚,正欲說話,只聽任秀才從後走來說道:“夫人莫怕,康兒在巡檢司內,各位官爺自然不會虧待她……明日就回來了,你且放心吧。”

任秀才說著,走到吳校尉身旁,體恤說道:“內人因為康兒先前離家,甚是自責,覺著是因為自己的緣故……又恨康兒不懂事,日夜懸心,只盼她能快點自己回來,我本打算今日若還無消息,明日就要報官了……多虧了官爺來的及時。”

吳校尉看看這夫妻兩人,見婦人低下了頭,他便道:“無妨。不過……我有個不情之請。”

任秀才疑惑:“大人何事?”

吳校尉道:“我看你們這宅子不小,想轉一圈兒瞧瞧,不知可否?”

任秀才當然可以拒絕,但迎著吳校尉的目光,他道:“當然可以,請。”

當下任秀才竟親自陪著吳校尉,竟在府內轉了一圈。

這吳校尉也是個在巡檢司裏幹了有七八年的,經驗豐富,又受了俞星臣之托,便分外仔細。

把幾個孩子的住處瞧過。沒什麽不妥。

只留意到康兒的臥房窗欞上,新糊了一層紙。

吳校尉問道:“聽康兒說,之前的幾個跟孩子們親近的丫鬟跟奶母,近來都不在府裏了?”

任秀才苦笑:“這孩子什麽也往外說,實不相瞞,祖上雖積攢了些家業,但最近已經捉襟見肘,只得裁撤家中用度,遣散一些下人……那丫鬟跟奶母等,因為康兒大了,兩個孩子又給送到了外地,自然用不著那麽多人。官爺看這府內,如今也只有幾個家奴在了。孩子不懂事,還以為怎樣呢。”

這番話倒是合情合理。

兩人說著到了一處院子,見院門緊閉。吳校尉道:“這裏是?”

任秀才嘆息:“這是家母所住之處……家母先前身染疾病,不耐煩見人。”說了這句他搖搖頭:“我正也因為家母的病情而心煩意亂,所以見小孩子不懂事跑出去,就不想張揚,只派了幾個家奴出去找尋罷了……何況也怕事情吵鬧起來給家母知道,豈不更加重了病症。”

吳校尉隨口問道:“不知老太太是什麽病症?”

任秀才道:“起先只是胸悶氣短,懶怠飲食,請了大夫,只說是氣郁……開了藥吃了一陣子,也沒見效,一直拖延著呢。”

吳校尉道:“這要是在京城裏,倒是可以讓我們楊侍醫給看看,若有她出手,必定藥到病除。”

“楊侍醫?”任秀才驚動:“就是那位曾給太後娘娘看過病的本朝第一位女太醫?”

“當然了,”說起楊儀,吳校尉也與有榮焉,畢竟楊儀常出入巡檢司,跟他們也多多少少認得,何況楊儀很快地又將成為薛少夫人,吳校尉頗有點傲然地說道:“她連太後娘娘的病都能看好,要是給老夫人看,不在話下。”

任秀才喃喃低語:“若真能請了楊侍醫來此……就好了。”

吳校尉轉了一圈,並沒察覺怎樣,就告辭出府。

任秀才一直送他出了府門口,道:“要不然,我同官爺上京,帶康兒回來?”

這個,俞星臣卻沒吩咐過。

吳校尉略一遲疑:“不必了,秀才公的身子骨看著也不怎樣,家裏又有病中的母親,還是不必再多走一趟了。”

任秀才拱手,深深鞠躬道謝。

吳校尉離開街口,遇到去打聽的兩個副手,便風馳電掣一路趕了回來。

俞星臣聽他們說完,問道:“你們可有覺著可疑之處?”

吳校尉道:“當時那秀才娘子仿佛有話說,只不知是不是因為過分擔心康兒的緣故。”

兩個副手則道:“大人,這康兒至少不見了兩三天,他們家裏只派人暗暗地找,也不報官,這有點不太對頭吧……甚至於周圍的人竟都不知康兒離家出走了。”

吳校尉在胸口摸了摸,找到任秀才寫得那張紙。

展開後,躬身上前放在俞星臣桌上:“這是那一對姐弟被送出去、收養人的名姓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