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三更君(第2/4頁)

所以非要他午睡醒來,脈象緩和之時,才最容易聽出症結。

楊儀撤手:“早上為侯爺請脈之時,右脈弦滑,如今則是脈弦澀,而左脈沉細,可見肝陽陰虛有熱,導致痰嗖不止,至於腿疾,應當是風濕之症狀,如今已經是氣滯血瘀的症候。”

艾夫人忙道:“可如何調治呢?”

楊儀道:“因侯爺的症狀拖延太久,未必是一兩副藥能痊愈,如今先調侯爺的身體,再去頑疾。請紙筆。”

扈遠侯很少開口,只看楊儀的行事,見她不驕不躁,不卑不亢,沉靜如水,自有一股叫人如沐春風之意,他心中乃相信了為何皇太後見了她,竟如獲至寶。

紙筆頃刻取來,楊儀思忖半晌,先寫了兩副方子,分別是四物湯一副加減黃柏蒼術等,用以養血補陰,活血化瘀,尤其益於濕熱犯筋骨之症。

茯苓補心湯一副,則治心氣不足,調理心肺上行之氣,又在底下注明了如何服用,幾時服用等等。

楊儀雙手將藥方呈上:“這兩副藥,照方子所寫服用,三天內便可見效用。”

扈遠侯接了過來,見字跡雋秀,寫得明白公正,心中又是嘆服。

艾夫人則驚喜地問:“三天?”

楊儀道:“這只是內調氣血的,等調好了侯爺的上下元氣,便是有了根本,再去除其他雜症便容易了。”

說完了這些,楊儀道:“侯爺的這病症,應該是之前受了陰寒留下的,不知……”

扈遠侯聞言一笑,把藥方交給艾夫人,自己說道:“你大概也聽說了,我先前在北地鎮守,那裏最是氣候陰冷,腿疼的毛病就是從那時候落下的,只是最開始輕微,不以為意,只是近年來一年比一年更厲害起來。”

楊儀頷首,心裏想起的,卻是薛放之前在自己家裏屋頂上的舉止,心想是不是也回去再給他細看看,別落了什麽內症病根。

這日直到傍晚,雨才慢慢停了,楊佑持來接楊儀回去。

楊二爺滿面驚喜,迫不及待地又跟楊儀說了一件事。

原來那長安街上的鋪子,鴻臚寺崔丞那邊兒給了開價,竟是意想不到的低,才只有四百兩銀子,楊佑持把那邊的鋪戶打聽了一圈,這個價錢比那些至少低了三分之一。

楊儀聽後卻疑惑:“那裏明明是好地段,為什麽這樣便宜?”

但雖說便宜,卻仍是超出他們的預算。

楊佑持道:“好妹妹,我原先也是這麽想的,心想總不會有什麽詐吧,但一來這是薛侯爺給介紹的,他總不敢公然蒙騙人,二來這崔家也是有頭有臉的,幹不出這事兒,我已經跟崔家的人接洽了,他們說,本來不能給這個價錢,只是一來……急著出手,二來知道咱們是開藥鋪子,又沖著大妹妹你的名頭,寧肯少要些,結個善緣。”

楊儀聽的笑道:“竟能這樣?”

“可不是嗎?他們催著要簽合同,我心想著還得跟你商議商議,就拖到了明日,可我這心裏還七上八下的呢,這麽合適的地方跟價錢,打著燈籠難找,我也怕錯過這個村沒有這個店了。”楊佑持說著,又道:“方才我還特意問了扈遠侯這可不可靠,扈遠侯只叫我放手去做就行了。你看,有了老侯爺的背書,我們是不是……”

楊儀把自己手邊的錢打算了打算,總覺著不夠,就問小甘。

小甘道:“之前趙家給的是一百兩銀子,梁家給了二十兩,後來夏家的陳夫人也命人給了五十兩並些緞子之類,花的有限,這些加起來差不多一百六七十兩。”

楊儀道:“這不夠。”

小甘小聲道:“還有宮內太後娘娘賜給的宮錢呢,那可是黃金的,可惜姑娘分了一大半了。不過,叫二爺打聽打聽這宮錢的市價,應該也夠了吧?畢竟是宮內的東西……總比金子還值些錢……”

楊儀便探頭詢問楊佑持。

楊佑持先前側著耳朵聽,聽他們兩個算賬,笑道:“妹妹別為難,我跟你嫂子手頭上加起來也有二三百兩了。已經差不多可以的。雖說超出咱們的預計,但那鋪子的地頭實在是好!你要願意,我先把這鋪子定下來再說。”

一路打著響算盤回到了楊府,晚上楊儀在燈下打量那幾個宮錢,竟也生出了幾分“錢到用處方恨少”的感覺。

但是想了一會兒,突然莫名想起海州的事,心裏一亂,就把宮錢推到旁邊去了。

次日,楊佑維已經好了,跟楊儀一並前往太醫院。

路上,楊佑維跟楊儀說了一件事,原來昨日楊儀不在家裏,王娘子上門來尋撲了空。

門上的人因為上次付逍跟曉風來,他們狗眼看人低的,曾被訓斥過,故而這次格外和顏悅色。

王娘子聽說楊儀不在家裏,滿面失望。

門上人就說:“我們大公子也在家裏,你是不是有什麽病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