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二更君(第3/4頁)

楊儀本心無旁騖,聽了這句,心裏鈍鈍地疼了下。

俞星臣是喜歡吃魚的,只是多嫌棄魚有刺,覺著耽誤時候,所以不吃。

當初在俞家,楊儀叫人做好了魚後,怕小丫頭們不仔細,多是自己親手替他把刺兒都除了,想想這些舊事,真叫人……

她有點惱恨,覺著不該多余給他那條鰣魚,可又想他的情形轉好,靈樞自然沒有借口再如何了,到了金陵後自己一走了之,管他怎樣。

次日天還沒亮,已經開船。

楊儀早醒了,知道這種外傷的人,傷口最易反復,要時刻盯著。

她沒插手就罷了,既然插了手,便不能叫他有什麽意外,送佛送到西吧。

去俞星臣艙室看過,見他雖仍是側臥,臉色也仍憔悴,但確實比前兩天好了些。

又去看過傷口,只有些許紅/腫,按照這個情形,很快這腫也會消退,他愈合的很好。

趁他沒醒,楊儀忙又退了出來。

此刻船已經向前,清晨的風有些涼爽,潮潮潤潤地撲在臉上。

楊儀緩步走到欄杆旁,放眼看去,兩岸青山相對,碧玉般的大江之上,還籠罩著一層淡淡白霧,猶如玉帶飄拂,幾只水鳥箭一般直沖而出,如詩如畫,如夢如幻,觀此勝景,叫人心頭百憂全消,甚是暢快。

日影高照,半天不到,已經到了金陵渡口。

還未靠岸,就聽見喧喧嚷嚷的人聲,碼頭上,客人,船家,商販,巡差,還有臨近屋子樓房的住客,好一派繁忙景致。

楊儀早早地把自己的行李收拾妥當,此刻站在甲板上。

她有點迫不及待,只等船一靠岸,也不必告辭,直接離開。

楊儀倒是不怕俞星臣反悔,料定他不至於這般。

她擔心的是靈樞又不知如何,想到他自戕之狀,雖說是為俞星臣,但也跟她脫不了幹系,她可最怕擔那不必要的冤孽債。

眼見船越發近了渡口,不管是俞星臣還是靈樞都不曾露面,船上水手們卻開始忙碌。

此時,相隔岸邊數丈之遙,有個聲音叫道:“是不是北邊俞先生的船?”

楊儀本不知說的是俞星臣,也沒理會。

倒是有個俞星臣的侍從跑了來,向著那人招了招手。

楊儀見狀才知道多半是來接應俞星臣的,卻也跟她無關。

岸上那人得了回答,轉身向上跑去。

過了片刻,有幾個人隨著他向著渡口走了過來,確切地說,是幾個人簇擁著中間一個人。

楊儀不經意瞥了眼,卻覺著中間的那道身影,十分眼熟。

她的目光本來已經轉開了,心裏卻有種奇異的感覺,不由自主又轉回頭來。

正那人也擡眸向著此處看過來。

兩人目光相對,楊儀看清楚那人的容貌,雙目圓睜。

她踉蹌著後退兩步,手中提著的包袱也隨之墜地。

這瞬間,有個稱呼在喉嚨裏掙紮,幾乎沖出來,卻又像是被捆住了翅膀的鳥兒,並未出發聲。

就在這時,靈樞扶著俞星臣,極緩慢地出了船艙。

俞星臣一掃,就看見了岸上那人。

那人大概三四十歲年紀,身著一襲月白色團花紋織錦袍,頭戴烏紗鑲玉的子瞻帽,相貌雅俊,氣質清貴。

他將目光從楊儀身上轉開,竟看向俞星臣。

他一手擡起向著俞星臣擺了擺,右手垂在腰間,輕輕捋著下頜長須,儒雅清瘦的臉上露出溫和嘉許的微笑。

此刻,船靠了岸。

短短的寬木板搭在船舷跟渡口之上。

楊儀卻無法踏出一步。

直到俞星臣走到她身旁:“楊儀。”

“他怎麽會在這裏?”楊儀垂頭問。

俞星臣道:“登老爺先前在蘇州辦差。大概是順路過來。”

“大概?順路?”楊儀盯著俞星臣:“你告訴了他。”

俞星臣的臉上掠過一點不自在,他仿佛要解釋,但他從沒有主動跟人解釋的習慣。

其實,早在過焦山渡後,俞星臣就寫信告知了楊登此事,另外還有一封信,是給京內的。

可是,就在先前遇刺後,俞星臣便改變了主意。

只可惜,已經晚了。

楊儀冷笑道:“所以你肯叫我走?你知道他會來這裏,料定我走不了是不是?”

俞星臣輕輕咳嗽了聲,震得傷口發疼:“不,在前頭、我是真心想放你走。”

“謊話,”楊儀死死地盯著他:“你明知道我來金陵會跟他碰面……你為何不事先告訴我?”

俞星臣無言以對。

此時岸上的人看見他兩個在說話,本來含笑溫文的臉上,笑意忽然慢慢地收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絲驚詫。

楊登的目光在楊儀跟俞星臣之間轉來轉去,然後落在了楊儀身上。

方才那隔空一瞥,其實他並沒有認出楊儀。

只是看到俞星臣跟楊儀說話的樣子,才突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