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一只加更君(第2/4頁)

侍衛聽他自顧自叨叨,仿佛是個耳聾的老頭子,便再度提高了聲音:“我們大人是康知縣的故舊,快開門!”

“啊?康知縣的姑舅……”老頭子總算聽清楚了幾個詞,這次他有所行動,嘩啦啦,從裏頭把門閂抽開了。

門打開,俞星臣跟侍衛們心頭一凜。

門內是個年逾六七十歲的瘦小幹癟的老頭子,微微弓著腰,臉容枯瘦,深陷的眼窩中竟是眼白居多,眼仁卻極少的一點,就好像常人用力翻白眼,兩只眼睛全白的駭人情形。

這幸而是大白天,若晚間看見,怕不嚇死人。

老頭子顫巍巍地問:“你們真是康知縣的親戚?”

突然看到眼前好幾個人影,便又竭力眯著眼打量:“哪個是姑舅老爺?”

俞星臣制止了侍從,自己道:“老爺子,是我。聽說……康知縣出了事,趕過來看看。”

老頭往前一步,一張臉快湊到了俞星臣身上,他竭力瞪著俞星臣似乎想把他看清楚點。

俞星臣有點不適,卻還忍耐著未曾喝退他。

老頭兒也不知看沒看清楚,卻毫無預兆地放了悲苦之聲:“哎喲,姑舅老爺你來的太晚了,康大人已經被惡鬼索命害死啦!”

俞星臣聽見“惡鬼索命”四字,一個激靈:“你說什麽!”

薛放帶回的那公函裏,只說康知縣一家慘遭滅門,叫狄將軍速做指示。

並沒有提任何多余的話。

俞星臣跟他所帶的眾人面面相覷,陰森森的古衙,再加上這眼花耳聾以眼白看人的老頭子,真叫人不寒而栗。

前衙堂上掛著一副“明鏡高懸”的匾額,畫著江崖海水升雲紋的墻靠,圖案已經褪色,跟匾額一樣古舊,底下的桌椅四平八穩,雖也是有年歲的舊物,卻極幹凈整潔。

俞星臣看向那張知縣的椅子,刹那間,仿佛看見了康曇坐在上面,正向著自己微笑。

老頭子拄著拐杖領他們入內,嘴裏含糊不清地說著:“巡檢司……來了人,本是要貼封條,可這畢竟是衙門重地……何況正門哪裏能貼呢,就只在裏面……”

俞星臣問:“案發的那天晚上,到底出了何事?”

“晚上?晚上千萬不能出來。”老頭子顯然又聽錯了,叮囑:“有鬼作祟,會嚇死人的……你沒看這裏一個人都沒有了?他們都害怕跑了,只我老頭子在這裏,我一把年紀了,沒什麽可怕的,大不了叫鬼也把我吃了去……我的命是康大人救的,要真的跟他一起死了倒也好,他去了,這裏沒人肯顧我,我遲早也是死,跟康大人一起去了那世裏,他自然還給我一口飯吃……”

說到這裏,老頭子忽然悲從中來,站在原地開始擦淚。

俞星臣本來想喝止他,叫他說點有用的,但越聽越不是滋味,又看他流淚,便道:“老人家,莫要傷懷……你帶我進去看看。”

“姑舅老爺,你還是個好人,”老頭子仰頭又格外看了俞星臣一眼:“肯還在這時候上門……對了,我先前好像沒見過您來?”

俞星臣看他這樣,又聾又瞎的,就算真有個姑舅老爺來只怕他也不知道。

過了一道長長的夾道,穿過角門,就到了縣衙的後衙,也就是康曇知縣內眷們住的地方。

俞星臣跟康曇一別經年,不太清楚他的家裏:“康知縣一家有幾口人?”

康知縣一妻一妾,膝下三位公子,兩位小姐。

大公子康逢春,年方十八,一表人才,乃是嫡出。

二公子康逢冬,年十四,卻是庶出的。

三公子康安年紀尚小,跟大小姐康夏都是大夫人所生。

剩下二小姐康寧也是庶出。

其他伺候使喚的仆婦,丫鬟,小廝眾人,加上這老頭子一共七人。

所以能在內宅走動的人,加上康曇一家,共有十五人。

老頭子還沒說完,俞星臣猛地止步。

原來他們這會兒已經將到了內宅的正堂,可還沒到跟前,就發現台階上淋淋漓漓,已經變作了褐色,但仍能看得出來,那是血跡。

老頭兒站住,指著道:“哪裏有兩個丫頭死了,對了,屍首都給巡檢司擡回去了,您若要看,這兒可找不著。”

俞星臣不等他說,自己邁步走了過去。

老頭子在後面提醒:“姑舅老爺,別往前去了,留神晦氣,給惡鬼纏上了不是好玩的。”

俞星臣的侍衛被他一路聒噪的不行,有兩人就架著他往後:“您老人家自管歇息去吧。我們自己看就行了。”

俞星臣打量地上的大團血跡,想到老頭子的話以及那句“惡鬼索命”,搖搖頭,邁步進內。

看得出,康曇的一家並不寬裕,這廳內雖打掃的極為幹凈,陳設卻少的可憐,面前只懸掛著一副褪色的山水畫,底下擺著兩盆蘭草,格外的郁郁蔥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