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第2/4頁)

此時韓青往門口走來,外邊廊下,楊儀,斧頭,屠竹牽著豆子,都在那裏,薛放所帶的其他眾人,卻在堂前散開,乃是得了薛放所命,暗中戒備以免又生枝節。

這邊韓青邁出門檻,豆子突然叫了幾聲,屠竹忙拉了拉豆子,以為它受驚亂吠。

楊儀也回頭看了眼,恐怕是豆子見了生人,便對韓青道:“韓旅帥,先前牛馬棧卓瑞的案子,可有眉目了?”

韓青將目光從豆子身上轉向楊儀,居高臨下地:“尚無。”

楊儀不過是因為豆子叫了兩聲,所以才故意開口,免得韓青又惱。

其實心知那是韓青轄下發生的案件,就連薛放也不該插手,而這位韓旅帥的性子又古怪,怕是不願意別人多嘴,當下不再追問。

韓青也不再言語,目不斜視地徑直帶人下了台階。

戚峰走出來,對楊儀道:“這個人……以前的脾氣還算不錯,不知是不是因為升官的緣故,臉越來越臭。”

楊儀望著韓青的背影,見他邊走邊跟身邊的人不知交代什麽話,那士兵連連點頭退後走開。

“戚隊正以前莫非認識韓旅帥?”

戚峰道:“先前我們當差的時候,在同一隊,那會兒大家倒還融洽。”他念叨著,又嘀咕:“哼!要將來他真成了大將軍,眼睛怕是要沖到頭頂……”

楊儀略心頭一動,好像有一件很重要的事,偏偏她記憶模糊。

正要細細尋思,之前跟隨韓青的那兵士匆匆而來,手中竟捧著一領簇新的袍子:“戚隊正,這是我們旅帥叫送給你的。”

“什麽?”戚峰還沒反應過來。

那士兵將袍子送到他跟前:“您身上這個臟了,還是換下為好。不過這是倉促找來的,也許不太合身,戚隊正暫時湊合穿吧。”

戚峰驚疑地接過來,見他要走:“等等……”

士兵忙回身:“您有何吩咐?”

“算了,沒什麽,”戚峰張了張口:“替我多謝你們旅帥,有心了。”

等那士兵離開,戚峰看看手中袍服,對楊儀道:“這家夥……真不經念叨,說他眼高於頂不認舊人吧,他又弄這一出,顯得我心胸狹窄小人嚼舌一樣。”

“戚隊正不過是真性情而已,”楊儀笑笑:“可看樣子韓旅帥也還是記得昔日之情,只是過於面冷。”

戚峰把那身血衣脫下,又去弄了水把頭臉沖了沖,換了那身新衣袍,倒還算合身。

瀘江巡檢司的人正忙著收拾那佛爺的屍首,好不容易擡了出去。

運屍首的人離開後,原先那些因踩踏擁擠而負傷的人也都被安置妥當,佛堂裏外安靜下來。

楊儀想起先前薛放說要回酈陽,只不知狄將軍突然來到,會有何變數。

雖然說瀘江這裏的事情詭異,但每個地方巡檢司自有管轄範圍,不可越界行事。於是楊儀便跟戚峰商議:“不如到外頭等候旅帥。”

戚峰道:“好極,我也不想在這兒守這晦氣。”

大家往外走,斧頭湊到戚峰身旁,說道:“老將軍來了,是不是要把狄姑娘帶回春城?”

“多半如此,快把她帶回去吧,一個大姑娘整天跟著我們這些粗漢廝混一起,像什麽樣兒。”

斧頭說道:“我以為你舍不得呢。”

戚峰道:“你爹才舍不得,難道我喜歡她整天罵我打我?”

斧頭人小鬼大地:“有道是,打是親罵是愛。你可真是人在福中不知福。”

戚峰倒吸冷氣:“酸木瓜,我還是把這福氣給你吧。”

說著,已經到了瀘江邊上,這裏還有許多花環,寶傘等物,好些從佛堂裏奔出來的瀘江三寨的人,零零散散聚在一起,議論紛紛,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些驚魂未定之色。

楊儀他們打這兒經過,隱約就聽見有人說:“羅刹鬼作惡……大禍臨頭……”又有的說:“佛爺那樣的法力也扛不住,何況是我們……”

楊儀暗暗留心,只聽人群裏又冒出一個熟悉的字眼:“那勾魂幡就是……預兆……”

正在這時,前方又有一個士兵跑了來,一直到了他們跟前:“哪位是楊易楊先生?”

楊儀本以為是來尋戚峰的,聞言意外:“在下便是。”

那士兵的打扮,不似是瀘江本地巡檢司的,有點驚訝地看向楊儀:“原來是您,請隨我來,狄將軍要見您。”

佛堂之後精舍外,數百的士兵鎧甲鮮明,森然而立,從門口一直綿延到江邊。

這些士兵,都是狄將軍自春城帶來,氣質面貌跟本地巡差又有不同。

楊儀沒經過這般場景,心裏有些煩悶。

西南一帶,無人不知道狄聞狄將軍大名,身為羈縻州巡檢司大將軍,狄聞素有“西南王”之稱。

甚至在京城,他的名頭也時有耳聞。

楊儀不敢隨意亂看,垂眸寧神,跟著那傳令的士兵緩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