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杜太爺的組織力(第2/3頁)

杜太爺原以為要費一番口舌,沒想到這個妮兒這次恁好講話。如此便各人退讓一步,杜太爺也答應珍卿的要求。

到海寧城這一年多來,杜太爺經過了大起大落,歲末時節忽生世事無常之感。報紙上曝光孫女婿的緋聞,更有些小報熱衷於危言聳聽,讓杜太爺既忿怒又惶恐。雖說若要論靠山,珍卿那親爹也能耐得很,可這事杜太爺不想細琢磨。

杜太爺心裏是門兒清的:陳世美為啥要殺秦香蓮娘兒幾個,薛平貴為啥叫王寶釧苦等十八年,杜十娘為啥要怒沉百寶箱,咳咳,反正不管怎麽說,都是外頭野女人勾搭的。外頭那些不正經的女人,勾引人可比珍卿有手段……杜太爺的邏輯略嫌混沌,但他還是那句老話,按在碗底才是菜!

對於珍卿的婚禮,杜太爺原有不少精彩設想,總的原則是:排場得像禹州大戶某家嫁女孩兒,吹拉彈唱的隊伍得把動靜弄得到處都知道,拉嫁妝的車馬得從娘家擺到婆家,叫下到長工佃戶上到省長市長,都曉得他杜家門裏嫁孫女……

但礙於珍卿的再三要求,婚禮要稍微儉省低調些。然而無論如何,他一個獨孫女盤到這麽大,把她看得比金疙瘩都尊貴,婚禮還是不能太寒酸了。

馬上就是正月過年,珍卿那二姐若在正月生孩子,滿月和百日分別在陰歷二月和四月,講究一點喜事還是當避開,杜太爺在陰歷三月定了個吉日。珍卿在學堂事情多得很,叫她回禹州待嫁不切實際,但該有的排場還是得有。

按照杜太爺的詳細計劃,他本就儉省低調得有限,結果準孫女婿真好大手筆,上來先給二十萬的聘禮,又在南郊、西郊劃了兩幢別墅,以聘禮的名目全送給珍卿。這筆巨款就放在杜太爺手裏用,他錢一足底氣就更足,漸漸忽略珍卿的低調儉省要求,想他嫁孫女的排場,怎麽也不能小了。

杜太爺是這樣設計排場的:

現今還沒有到正月,要叫黎大田開始整飭房屋,杜家莊和縣城都要預備新房,好叫珍卿日後省親住。嗯,現在鄉裏整房子墊路啥的,也流行起用那啥洋灰(混凝土),再不然也得用上三合土。妮兒寫字念書累了,還有每回吃完飯,喜歡在外頭來回溜達,院裏的路也要弄成夯硬的,下過雨也能叫她隨便溜達……

還有那年處置糧店林掌櫃,她表叔幫存到洋人銀行的首飾,也得找人都給取出來。那些多半是珍卿她奶的陪嫁,擱了幾十年樣子不能看了,金銀首飾要找人镕了做新樣式,玉料貴木料還有珍珠啥的,也要找人改成新樣式。這是首飾一項,親戚們也要添加一些……

至於那些大件笨重的家具,杜太爺也早就在預備著。從珍卿跟那浩雲訂了婚,他就到處搜羅紅木黃木大料。老家新房的床櫃箱籠肯定用得少,都是黃木為主紅木為輔,海寧城裏得用最上等的紅木……

嫁妝該預備的都要預備好,過了農歷的二月以後,叫老家一眾親戚朋友兵分兩路,一路往睢縣珍卿住過的院房,送上衣食住行一應陪嫁東西,一切準備妥當直等他們成親吉日,一對新人雖然不在那裏,縣裏和杜家莊也要連放三天八萬響的高升炮,連放三天蔡家巷造的流星炮。

另一路人就要送嫁妝奔海寧來,送海寧的嫁妝比縣裏的實在,除了常規吃喝拉撒、起居出行的東西,還有金銀珠玉、綾羅綢緞、人參皮貨、筆墨紙硯、錫器繡品等等。嫁妝到海寧下了火車,要雇上二十輛洋轎車、四十輛人力車並五十輛有鬥的榻車,把嫁妝一路大張旗鼓地送到楚州路,也要用十掛,不,要用二十掛八萬響的高升炮開道,一路鬧出動靜把嫁妝拉到新房子來……對了,如果路徑方便天氣也好,得讓送嫁妝的從那姓喬的門前過……

正在啃蘋果的珍卿,目瞪口呆地看著杜太爺。這老頭兒怕不是個玉皇大帝,他孫女難不成是七仙女,或者她可能是東海龍宮的公主,運嫁妝丁零當啷那麽多車,找她東海龍宮裏的蝦兵蟹將來拉車嗎?就是一男一女結個婚嘛,整得比皇帝神仙嫁閨女動靜都大?

杜太爺一點不覺得動靜大,早些年皇帝他老人家還在,他見過嫁閨女比這動靜還大的,現在大戶人家的排場也不比從前了。這一會兒,他又想起家裏有親戚當兵,想叫當兵的穿著制服迎親,好家夥,一水兒人高馬大的軍漢,站在那歘歘把皮鞋一砸,五十掛八萬響的高升炮一放起來,叫一溜綠皮軍車在前面開道,姓喬的就曉得他杜家到底是什麽門庭了。

珍卿簡直匪夷所思,捏著半個蘋果手都哆嗦,一萬響都怕炸著人還弄八萬響,還弄五十掛!難不成想攢個火箭直接上天?!還軍漢迎親、軍車開道,軍漢、軍車是由你隨便用的?!要不先給你弄個警車開道,體驗一下鐵窗生活好啵!這老頭兒未免太會整景,她前幾天還為祖父哭呢,想想該留到今天再哭!